第113章(第2页)

这次平安村的人,各个都成了香饽饽,成了镇上各个项目的红人。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会雕刻,石雕都轻松拿捏,冰雕雪墙更是不在话下,在他们的指导下,从国道到镇上的各个地方,十步一雪景,五步一冰雕,在夜半时分,做好亮化的部分,最是好看。

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人们在镇政府食堂吃完饭休息时,闲来无事在院子里的随手之作————一棵冰松树,在能工巧匠的手中,雕刻的栩栩如生,象征黄松镇的寓意。

我若盛开,清风自来。

果不其然,在公路贯通的第二天,第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坐着从山河县到黄松镇的小客车,到达了已经变成冰雪小镇的黄松镇。

镇派出所和客运站的人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他们,很快,颜卿就出现在这群人附近,经过自我介绍,其实也不用,经过各大官媒饱和式轰炸的宣传,人们对这个年轻有为的镇长面熟的很。

颜卿带着这批游客,在各个精心设计的地方,玩的不亦乐乎,打卡拍照合影留念。

到了饭点,颜卿很快发现了第一个问题:

在哪吃!吃什么!

黄松镇常住人口四万多人,就有几个不大不小的餐馆,数量本来就不多,质量还不好。

将这事记下来,颜卿大手一挥,带着他们到了黄松镇政府食堂,有领导盯着,大师傅也拿出了看家本事,游客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在即将天黑,颜卿又发现了第二个问题:

镇子上没有像样的宾馆,都是那种小旅店,平时满足一下镇上破鞋烂袜子的需求还凑合够用,招待游客可就拿不上台面。

在一天的最后,颜卿邀请他们,到镇政府大会议室,希望他们给黄松镇的冰雪旅游出言纳谏。

其中一个年轻游客说:

“如果只针对中老年人打卡拍照,那么镇上的东西够用了,如果是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就有些不够看,年轻人喜动不喜静,如果再有些冰上运动或者雪上运动项目就更好了。”

颜卿将这条建议记在本子上,这时一个微胖的小女生扭捏地举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