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月东上 作品

第1142章 羊毛何用(第2页)

"对了。"孔柳突然从袖中掏出个匈奴羊毛毡垫,"赫连勃勃托我带给爹的,说坐着这个听您讲《春秋》,就不会得痔疮了。"她故意把"痔疮"两个字说得极响,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孔新捧着毡垫的手抖了抖,突然发现上面用金线绣着"克己"二字,而背面赫然是"复礼"。老郡丞的嘴角抽动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这...羊毛倒是挺软和..."

邓晨背过身去,肩膀可疑地耸动。案上的茶已经凉了,但议事厅里的火药味,此刻却奇妙地混进了煮羊肉的香气。

羊毛山在阳光下泛着惨白的光,像一座被剃了毛的雪山。几只母鸡在山顶“咯咯哒”地刨食,刨着刨着,一只鸡突然仰天长啸:“咯——”嘴里叼出一撮羊毛,活像长了白胡子,瞬间成了“鸡中孔夫子”。

孔新(拄着拐杖,痛心疾首):“看看!看看!圣贤云‘羊大为美’,如今却成‘羊多成灾’!这哪是羊毛?这是礼崩乐坏的雪崩!”

老管家(小声bb):“老爷,您上次说‘鸡飞狗跳’是祥瑞,如今鸡飞羊跳,四舍五入也是祥瑞……”

孔新(拐杖杵地,发出“咚”的一声):“你懂什么?羊毛者,‘羊’通‘祥’,‘毛’通‘矛’!此乃‘祥矛’——不祥之矛也!若任其蔓延,必刺穿我华夏衣冠!”

邓晨(蹲在地上薅羊毛,突然举起一团):“郡丞,您看这毛,像不像您胡子?”

孔新(下意识捂脸):“竖子!休得辱我美髯!”

邓晨(坏笑):“非也非也,我是说,匈奴人管这叫‘软黄金’,您管这叫‘不祥之矛’——咱们汉匈审美差异,堪比孔子和盗跖的差距。”

突然,一阵妖风吹过,羊毛山“哗”地塌了一角,露出里面埋着的一尊小石像——孔子像,胡子被羊毛缠成了“羊毛卷”,活像刚从波斯理发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