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会变白 作品

第1006章 培训(第2页)

像这种景点没有表演能行么?后世都烂大街了,还有游客假装八路军和民兵,跟着npC攻陷小鬼子城池的活动,体验感十足。

二人喝茶聊天,说说笑笑。

天气太热,陈奇走了半天也是一脑袋汗,他拿扇子扇着风,看着外面被炙烤的似乎有点扭曲的地面,忽道:“大姐,我想在深圳建厂!”

“……”

凌玫一愣,并不是很意外,问:“做你那电子产品?”

“对!我需要一块大面积的土地盖自己的厂房,这个不急。”

“眼下我想先弄个小厂,把基础拉起来,最好是现成的厂房和工程师,比如那些经营不善快倒闭的电子厂,我想收购。这个不局限于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都行。”

“华科正在开放我需求的芯片,芯片出来只是第一步,这是一条很繁琐的产业链,我想把大部分生产程序放在珠三角,香港负责研发、设计和贸易。”

陈奇简单解释了一下,凌玫问:“上头同意么?”

“我说电子产品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能疯狂的赚叨乐,领导就同意了。”

“好!我帮你!”

凌玫也不磨叽,立刻点头。

“那就谢谢大姐了,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他拿起那杯中药一口干了,再度五官扭曲。

深圳已经进行土地改革试点了,去年公开拍卖了第一块土地,8588平方米,50年使用权,卖了525万。也是去年,深圳还有偿出让了一块5300平的土地,中航花了106万拿到手,用来建宿舍。

而深圳现在已经有不少商品房了。

陈奇说要地、要厂,凌玫明白。

…………

80年代末,由于三来一补和三资政策,大大小小的工厂在珠三角遍地开花,绝大部分都是港商投资的。

香港的经济腾飞源于出口贸易,凭借廉价劳动力,承接了纺织、成衣、玩具、五金、电子产品等多个代工产业。而随着香港的地价、房租、人工等成本上涨,台湾、韩国也跟着抢活,竞争激烈,利润减少。

如果不是大陆改革开放,让港商把成本转嫁进来,香港会死一大批人的。而如今的珠三角,干的就是当年香港干的活,全是劳动密集型。

在今年夏天,一家不起眼的厂子悄悄易手,经过调整,生产起了一种挺冷门的产品:音乐贺卡。

段勇平刚刚从人大毕业,他和一些未来的同事办完了手续,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地点在香港和珠三角,要了解公司的发展规划、产品开发、海外市场现状、国内现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