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纷纷奏事纷纷扰(六)(第2页)
按照朱载坖的想法,要生产两种拉火管,一种是供手榴弹使用的小号拉火管,铜拉火管内装拉火帽、铜丝簧并与导火索卡合,顶部有供铜丝簧穿过的小孔。为了使手榴弹有一个稳定的延期时间,必须保证导火索在常压下燃烧,因此,要求拉火帽及导火索燃烧时产生的火药气体能从拉火管中顺利排出,为此,在铜拉火管侧壁上开有两个排气孔,为了防潮,装配时用绸布将排气孔糊住。当拉火管及导火索点燃后,产生的火药气体将所糊的绸布烧掉,敞开排气孔,从而保证导火索在常压下燃烧。
拉火帽装在拉火管内顶部,由紫铜的火帽壳和拉火药组成,中心有小孔,铜丝簧通过小孔从拉火管顶部的小孔穿出。铜丝簧是一根表面拉毛的铜丝,一头弯曲成弹簧状,一头连着拉火绳。当用力拉拉环,通过拉火绳拉动铜丝簧时,铜丝簧被拉直并从拉火帽内拉出,与拉火药摩擦生热将拉火药点燃。拉火管的另一头卡着导火索,导火索头部涂有黑火药头,拉火药爆燃的火焰点燃黑火药头,即将导火索点燃,经过固定的延期时间引爆导火索另一头的雷管。
这个原理是非常简单的,现在大明也已经掌握了压缩黑火药的特性,压缩黑火药就可以作为延时引信使用,还有一种就是火炮发射用的拉火管,这种拉火管会更加简单,就是起到引燃火炮发射药的作用,提高火炮的响应速度,在朱载坖的命令之下,文思院上下将此事列为了头等大事,很快制作出了拉火管的样品。
朱载坖对于拉火管有明确的要求,就是安全可靠,所谓安全,就是不能出现早炸或者自燃等情况,而可靠主要是要求这些拉火管要能够保证长期储存不受影响,主要就是要防潮,因为现在的火药很容易受潮,文思院自燃是按照朱载坖的命令去研制拉火管。
最开始是按照朱载坖的命令研制铜拉火管,这也是后世拉火管的主要形制,但是经过实验发现,这种铜拉火管防潮效果不好,铜拉火管侧面必须留有排气孔,存在固有的防潮缺陷,在潮湿的环境下,大概有十分之三的瞎火率,朱载坖显然不能够容忍这么高的瞎火率,他命令文思院调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