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3章 侥幸之心?(第3页)
赵宣宣和王玉娥都被逗笑。
王玉娥东张西望,问:“宣宣,你爹呢?又跑哪去了?”
“打仗的特殊时候,他怎么还敢乱跑?”
她说话快快的,像放炮仗一样。
等她嘴里的炮仗放完了,赵宣宣才找到机会接话:“爹爹帮我去给全城医馆发告示,忙正事。”
“刚才有医馆的学徒来官府打听事情,问城门啥时候打开,他们担心药材不够用。”
“幸好风年未雨绸缪,把该囤的东西都囤好了,药材也囤了很多。”
王玉娥叹气,说:“可惜,新鲜的菜没法囤,必须每天从地里摘。”
“听说这几天的菜都靠官差在城楼上用钩子吊上来,少少的,不够吃。”
“也没法用钩子吊一头猪上来。”
白家齐笑点低,想象那个吊活猪、嗷嗷叫的画面,直接忍不住笑喷了,连忙用手绢擦嘴。
赵宣宣反而收敛笑容,无可奈何,说:“忍几天就好了,反贼不得人心,失道者寡助,咱们是得道者多助。”
“我们肯定会赢的。”
白娘子点头赞同,昨天她听白捕头说,朱大人受伤了,所以那群造反的人逃跑时屁滚尿流,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她问:“如果造反的头头受伤死掉,这仗是不是就不用打了?”
她心里抱着这个侥幸,希望不要再打,免得丈夫遇到凶险情况。
赵宣宣继续喂璞璞吃豆腐花,想一想,说:“没那么容易。”
“史书上记载过很多造反的人,有时候,某人死了,他儿子继续造反。”
“还有些时候,传给他兄弟,甚至有些小娃娃啥也不懂,却被扶做造反的傀儡。”
王玉娥皱眉头,说:“我搞不懂,为啥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造反?”
“他们造反,害得咱们也没好日子过。”
赵宣宣微笑道:“我也搞不懂。”
不过,她心里想的却是另一种情况:朱大人之所以造反,是狗急了跳墙,怕自己贪污受贿的罪行被依法惩治,再加上提前收到什么风声,所以不敢去京城见皇帝,反而连夜钻地道逃跑,还搞出自立为王的口号,不过是临死前的挣扎罢了。
白家齐心想:有些人造反之后,赢了,当上皇帝。有些人造反失败,被株连九族。希望这次造反的朱大人千万要倒霉,老天爷不能让坏蛋赢。
赵宣宣心事重重,把璞璞交给王玉娥抱,然后继续去忙正事。
相比赵宣宣干的那些看起来琐碎的小事,比如写告示,比如听百姓诉苦,比如给走投无路的人发救济粮,比如记账……巧宝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