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7章 是替罪羊,还是真正的奸细?(第3页)
她专注地偷听,身体不敢乱动。
出于对娘家人的熟悉,她通过声音和语气辨认出来,说话的人正是她的娘家兄弟们。
更奇怪的是——他们说的话,她听不懂。因为那是外族方言,不是大同府本地人说的方言,也不是京城那边的官话。
洪夫子感到奇怪,暗忖:说得这么快,这么熟练,不像打哑谜的样子。他们为何说那种陌生的话?
她跟那些兄弟属于同父异母,感情上并不亲近。
第二天上午,恰好石师爷来到朱府。以抓罪人家眷审问为理由,派人把洪夫子单独请到另一间屋去谈正事。
石师爷细心,还特意给洪夫子准备了一个食盒。
他亲手揭开食盒,把包子、南瓜小米粥和豆腐酸菜汤端出来,微笑道:“边吃边聊。”
“找到什么线索没?”
洪夫子没急着回答问题,也没急着吃东西,尽管她早就饿得头晕乏力。
她迫不及待地问:“我家璞璞乖不乖?有没有哭?”
石师爷笑容加深,说:“你放心,他吃得好,睡得好,在赵家可得宠了。”
“听说他晚上不肯睡摇篮,后来跟着赵老爷和赵夫人一起睡,像赵家的亲孙孙一样。”
洪夫子瞬间松一口气,向石师爷下跪、道谢。
石师爷扶她起来,叹气,心事重重,有些失望,暗忖:估计老夫的期待又落空了,难道被抓的这些罪人家眷里一个通敌奸细也没有?所以,洪夫子查来查去,还没查出眉目……
然而,洪夫子问完璞璞的情况之后,又狼吞虎咽地啃一个包子,喝两口汤,让自己恢复一些力气,才终于开始说正事。
“石师爷,昨夜我听见我的娘家兄弟说我听不懂的话。”
石师爷大吃一惊,问:“为何听不懂?具体说了什么?”
洪夫子直视石师爷的眼睛,回答:“他们不说本地话,也不说官话,所以我听不懂。”
石师爷恍然大悟,拍一下膝盖,激动地说:“莫非他们说的是外族话?会不会是长城外敌人说的那种方言?”
洪夫子眼睛变红,积蓄泪水,连忙解释:“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从未去过长城外面。”
“石师爷,我信任你,希望你好好查一查,尽量不冤枉他们。”
“我虽然恨我爹,恨他造反,但我不想冤枉无辜。”
石师爷叹气,说:“你放心,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通敌奸细,而不是替罪羊。”
抓替罪羊,对打仗毫无好处,反而还变相为真正的奸细打了掩护。这就类似于审案时,抓无辜者顶罪,反而放过真正的罪犯。这种蠢事,他和唐风年都不屑于干。
石师爷想一想,又说:“等会儿我找个会说敌人那边方言的人来,说给你听,你帮忙辨别。”
洪夫子含泪点头。
此时,她内心充满矛盾。她虽然急着立功,想用功劳保命,但又希望娘家人不是真的通敌奸细。
石师爷微笑道:“你先吃,吃饱再忙正事。”
他站起来,走到门外,小声吩咐杜竹去给唐风年传话,找那种会说敌人方言的人过来一趟。
出于谨慎,他暂时没有把这个消息透露给那个叫夜九的锦衣卫。
他理直气壮,暗忖:锦衣卫不把秘密情报透露给风年,我也不必事事向他们汇报,彼此彼此,等彻底查清了再说。
不一会儿,洪夫子把粥和汤都喝精光,但包子还留了三个。她打算等会儿把包子藏衣袖里,带给小丫鬟吃。
小丫鬟红儿跟她同甘共苦,早就超越了普通的主仆情谊。
没有耽搁太久,杜竹去而复返,还带来一个中年男子。
杜竹小声说:“石师爷,这人会说敌人的方言。”
石师爷惊喜,又稍有疑问:“为何这么快就找到了?”
杜竹说:“庄师爷给唐大人推荐此人,据庄师爷说,虽然我们和敌人中间隔着长城,但实际上私下里一直悄悄做买卖。”
“商人为了赚钱,自然要学那边的话。”
石师爷对那个会说敌人方言的人客客气气,问对方贵姓之后,就带他去屋里见洪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