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1章 如果早知道能狐假虎威(第3页)
“我小时候也有虎头帽。”
赵宣宣说:“那是你祖母亲手给你做的。”
可惜,唐母如今生病,做不了这么细致的活了。
巧宝有样学样,也要亲手给小娃娃做虎头帽,而且心潮澎湃,说:“我要给小娃娃做一百件衣裳!”
赵宣宣不相信,微笑道:“等你做出一百件衣裳,小娃娃估计已经长大了。”
她多了解小闺女啊,晓得巧宝的兴趣爱好和耐心都不在针线活上面。
于是,她循循善诱:“不如,咱们俩一起缝这个虎头帽,心意到了就行。”
巧宝果断伸手,要针,丝毫不偷懒。
赵宣宣把针递给她,然后盯着看,教她怎么缝。
巧宝动针线时,手比较笨拙,慢慢的,而且针脚一点也不整齐。
唐母到处找猫猫,顺便对着巧宝看一会儿。
忽然,信鸽飞回来了。
巧宝握针的手已经发麻,连忙放下未完工的虎头帽,跑去取信。
信是苏灿灿写给赵宣宣的,告知岳县发洪水一事。
京城那边消息灵通,赵宣宣身在大同府,反而后知后觉。
一看到这个坏消息,赵宣宣和巧宝都没空搭理虎头帽了,立马去找唐风年商量。
唐风年经验丰富,说:“水患总是伴随饥荒,此刻岳县必定缺粮。”
“咱们派人送粮给乖宝和居逸,顺便筹备一些治瘟疫的药。”
“不过,恐怕路上有流民哄抢粮食,这次运粮的人必须有些本事,才能护送粮食到达目的地。”
“我去找总兵曹将军借几个人,最好是有押运军粮经验的老兵。”
赵宣宣说:“你去借人,我去买粮食,越快越好。”
唐风年去库房里拿两件礼物,然后火速骑马出发,去拜访曹将军。
巧宝和赵宣宣带着银票和帮工们出门,大方地买买买,甚至没空讨价还价。
不过,掌柜见她们买得多,一般会主动给些好处,还客气地叮嘱:“下次再来我这里买,常来常往,价钱好商量。”
做生意的人,总是盼回头客。
赵宣宣爽快答应,但一家铺子根本无法满足她的购买需求,她和巧宝立马又去另一家铺子购买。
由于大同府的面粉比米更便宜,所以她们买面粉比较多。几百袋粮食整齐地装到马车上,再做好防水措施。
唐风年不仅在曹将军那里借到经验丰富的运粮老兵,而且还借到运粮车。
当天,运粮车就出发,由白捕头、彭力士和彭鸿鹄带路,赶往岳县。
赵宣宣目送车队远去,风吹动她的额发和衣袖,她多么想亲自回一趟,去陪伴大闺女乖宝,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巧宝站在她旁边,也闷闷不乐,忽然说:“娘亲,人为什么不长翅膀?”
“如果像鸟儿一样,会飞,就好了。无论想去哪里,都快快的。”
说这话时,她以手为翅膀,挥舞几下。
赵宣宣破涕为笑,用手绢擦泪,牵住她的手,往回走,说:“从古到今,有好多人想飞起来,所以大家就把神仙幻想成腾云驾雾的模样……”
“不能飞,没法做神仙,没法十全十美,这就是做人的无奈。”
一回到后院,她们就看见唐母正在把玩那个尚未完工的虎头帽,还戴到猫猫头上。
猫猫喵喵叫,晃动尾巴,眼睛半眯,享受这个帽子,似乎在说:“像不像小老虎?凶不凶?”
赵宣宣哭笑不得,连忙快步走过去,把帽子拿到手里,摘掉几根猫毛,说:“做完之后,还得洗洗才行。”
“否则,怕小娃娃一闻到猫毛,就打喷嚏。”
唐母耳背,没听清,大声说:“猫猫戴着好看,它喜欢。”
巧宝对唐母解释:“祖母,帽子是给小娃娃做的,不是给猫猫戴的。”
“这么热的天,猫猫怕热,不怕冷,不用戴帽子。”
她说话嗓门大,唐母就听清了,笑道:“等天冷再戴。”
巧宝没再啰嗦,反而回屋去整理自己的私房钱匣子,里面只剩下一些铜板,因为她刚才把自己的银子和银票都托付给白捕头,捎给姐姐了。
对待姐姐,她总是特别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