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爱二顺渝可 作品

第2202章 骨头的来历

等官差赶来查看时,那家人的院子里站了许多人,包围那死人的白骨,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而且,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

“这人死了有多久?仵作能不能验出来?”

“恐怕难。比如一块鸡骨头,谁说得清是去年过年吃的鸡,还是前年吃的鸡?”

“只剩骨头了,连死人是谁都不知道,哎,可怜啊。”

“恐怕要变成悬案。”

“刘醉一家真倒霉,家里居然埋死人?”

“万一这人就是刘醉埋的呢?”

“呸!你别血口喷人!”

……

这宅院的主人叫刘醉,这死人骨头就是他亲手挖出来的。

此时,他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争吵,脸红脖子粗,极力撇清自己的嫌疑。

官差们也觉得他有嫌疑,于是带他去官府,交给师爷问话。

与此同时,仵作把死人骨头上的泥土简单清理,把骨头从头到脚进行拼接。

由于死人旁边找不到任何衣物,也没有棺木,所以他猜测,这是蓄意杀人,再埋尸,凶手的目的就是掩人耳目。

因为按照本地习俗,死人下葬时不应该光着身子。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要给死者穿寿衣,才合适。

仵作虽然判定死者有冤情,但目前线索太少,几乎找不到头绪,不知死者是怎么死的?死于何时?甚至暂时不知死者是男还是女……

仵作凭借经验,要求官差们继续挖掘,把整个院子都挖一遍,几乎翻个底朝天。

他本来怀疑,这里还有别的死人。

但挖地三尺之后,没找到其他死者。

仵作明白自己多虑了,反而松一口气。毕竟,如果死人更多,意味着案子更大,到时候验尸和破案的压力也更大。

他不是怕死人,他是怕麻烦。

偷得浮生半日闲,有谁不想多清闲清闲呢?

官差们和仵作的想法差不多,发现找不到第二具死人,他们便笑着收工。

还有个官差抬手抹一下下颌的汗水,笑道:“这天儿,太热了,出汗像下雨似的。幸好这次挖的只是骨头,肉身早就烂没了。”

另一个官差说:“对,至少这样不臭。如果所有的死尸都是这样,就好了。”

又一个官差笑道:“老子最怕尸臭,闻一次,恶心一辈子。”

这时,另一个官差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别这样说,恐怕对死者不敬,夜里被鬼压床。”

有几个新官差胆子小,一听这话,不寒而栗,打摆子,并且小声打听:“碰到尸臭的时候多不多?”

“死鬼真的会找上门吗?”

……

他们抬着死人的骨头,回官府去,一路上东拉西扯,一点也不严肃,路边的男女老少都好奇地瞧热闹。

韦春喜听到这个轰动的消息时,刚开始并未当回事。她继续忙着做生意赚钱,顺便东张西望,瞧瞧对面铺子的生意如何?又瞧瞧左边的铺子、右边的铺子,甚至远眺一番……

如果自家的生意比别家更好,她就得意,心里舒畅。

如果别家的生意更好,她就暗暗比较,心里埋怨,自言自语,琢磨为啥客人不来照顾自家生意?是不是别家铺子耍什么卑鄙阴险的花招?

另一边,方哥儿在药堂里做事时,忽然听一个病人与李大夫聊天时提起死人出土一事。

那病人嘴皮子利索,说话喜欢添油加醋,所以把这事说得有鼻子有眼,特别邪乎,而且格外详细。

包括死人是怎么给宅院主人托梦的?那宅院先后发生了何种怪事……

比如:夜里常常听见鬼叫声,无缘无故有人拍打房门,开门查看时,却看不到敲门的人……

比如:宅院里阴气重,还曾经有人鬼上身,说胡话……

再比如:鬼经常给人托梦,所以那处宅院在短短十几年间,前后换了三拨家主,都住不长,甚至现任家主刘醉也要搬走……

他说:“以后,估计没人敢住那里去。”

方哥儿无意中听见这些话,突然毛骨悚然,似乎冥冥之中,心中有所感应。

他暗忖:大姨说,我亲爹被埋了。这次被挖出来的死人骨头,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