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 章 退而买设备
教材、资料、试卷这些是教和学必备的,总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关。+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
如果购买打印设备以及耗材,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么多的钱还不如首接搞印刷厂来的划算,至少设备上的投入可以完全覆盖掉成本。
总的来说,就是新的设备太贵。
而说到印刷,目前内地和国际水平之间存在着代差。
目前内地的印刷技术,采用的是铅字印刷,需要熔铅,在这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和污染,车间内的铅浓度长期超标。
这样会导致员工尘肺病、铅吸入过量等职业病。
熔铅的工作量其实还蛮大的,也是占用人员规模比较大的工种,而另外一个人员多的环节就是排版,手工排版的效率实在不敢恭维。
这样虽然造就了工作岗位,但工作效率总不能靠人来堆,目前市场上己经有自动排版设备了,而同样采用铅字印刷,熔铅铸字也同样有自动设备。
在京大,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对外界一无所知,甚至在75年开始,就组织攻关汉字激光排版技术。
像之前说的,经济系老师残缺三分之二,其实光是用来教学,的确用不到那么多的教授和讲师,很大部分,包括其他院系从事科研、理论研究的人员也是不少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墈+书·屋/ `哽-薪?蕞¢筷?
大学,不仅仅是用来教书育人的,更是承担了很多的科研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李剑垚跟周校长说能搞来那么多的设备和实验器材这人忍不住要在车里站起来的原因。
较为先进点的还有胶印技术,如果购买的话,可以大幅度缩减一个印刷工业从头到尾的时间,生产方式的革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员规模的减少,也代表着效率的提升。
比如此时的国营大印刷厂,如果有1200人的规模,那么管理层大概有30人,生产岗有900人左右,其中得有铸字工、印刷工、装订工、维修工,再加上后勤小300人(其中食堂100多人),就组成一个典型的印刷厂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