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剑 作品

第1085 章 谈话(第2页)

而且在你的最后一份学历中,是助教开始的,最终获得了教职。

你能解释一下你是如何去往外国的,在外面有哪些关系,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这些成绩的吗?”

“韩书记、马书记。

我从14岁考入京大,在之前的小初高的学习过程中跳了两次级。

入京大之后,本专业的课程对我来说也没什么难度,主要还是得益于我的记忆力比较好,看的书多,图书馆里光顾的也多,多方印证下,书本上的内容理解起来就不是那么晦涩了。

而考试,您也知道,无法覆盖到整个专业的内容,毕竟试卷的厚度相对于书本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这可能就是我能顺利的提前毕业的原因之一。

我学经济学,其实也是早些年饿坏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只要条件好起来,那就不会饿肚子,不光是我自己,我的乡亲们,甚至全国人民都不会饿肚子,是我的理想。

可理想不能光闭门造车,世界这么大,早听说资本主义世界人们意识形态迥异,生产资料挥霍无度,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看的。

这就是我出去的早期动机。

咱们京大有很多教授早在二三十年代都是有过留洋经历的,我特意打听了一下,只要有至少两份推荐信,就可以获得面试资格,并且有很大可能进入学校。

我找了几位教授,希望他们能够给我写上几封推荐信。

就这样,我带着推荐信,顺利的通过了面试,当然,我的语言能力还是不错的,这没什么障碍。

至于留学的费用,我除了早期受到过一些嘉奖之外,也依赖医术赚取了一些钱,甚至在留学期间也做了一些投资,总的来说,花费上是不需要担心的。

至于我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些成绩,京大的五年课程我只用了两年,国外的大学其实并没有比京大高上一个维度,我在京大能做到的,在其他地方也不会太差。

lse的的经济学硕士本身就只有一年,当然,这一年的时间里非常的辛苦,光是课本和教辅书籍就有71本,甚至读完之后还要在图书馆里查询相关的资料,可以说除了吃饭和睡觉,都是与书籍和论文创作相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