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剑 作品

第1095 章 烤白薯(第2页)

李剑垚虽然级别给的高,但是人毕竟年轻,所以有限的助教资源里并没有给指定人,两个助教的名额到现在还在空置状态。

而范教授的助教姓张,是为数不多的工农兵学员里选出来的助教。

不是李剑垚对工农兵学员带有有色眼镜,实际上有很多人报名了助教的选拔,但结果十分不理想,论日常表现,这些家伙都很优秀,是合格的青年才俊。

但是论业务能力,那就没得说了,比如作为优秀学员,丫看不懂西方经济学文献,不懂计量经济学、外语能力仅限于日常的哈喽雷海斌斗,更别提专业文献阅读和翻译,甚至还有人没有经济学基础。

比如老陈的三个助教,最年轻的29岁,最老的42岁,刚有个机关的干部是37岁,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就是这位干部,只用他来对接计委的调研项目。

所以这个时候的高校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在应用层面上也帮助相关部门解决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

真实的情况是挺忙的。

而在十年前,正教授的办公室一般是两人间,也就是一个教授带一到两个助教的结构,但现在办公资源也是紧张,大家就要挤一挤了。

副教授、讲师、行政人员每降一个级别,房间里就要多出两个人来。

比如讲师是8到10人间,行政人员就是12人以及以上的大开间,甚至有临时板房加军用帐篷凑合的房间。

也不光说捐建的范围涉及到办公楼,现在京大全年的建设资金确实十分有限,而在领导的眼中,好钢得用到刀刃上,紧着实验室和教学楼优先才是正经事。

范教授的助教年龄也不小,看上去有30多岁的样子,倒是没有工农兵学员那样的趾高气昂把脖子耿耿着,对李剑垚也是很客气。

“张老师,烤白薯呢?嚯,这味儿,香的很!”

“是啊李教授,等烤好了尝尝,我偷摸换的,也能顶点饿!”

李剑垚笑呵呵的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来几个红心的大红薯,放到了炉子上。

“不尝你那个,白薯噎人,一会儿你尝尝我这个,红心的,比京白薯要甜。”

没错,大多数的办公室都有这么个炉子,烧煤块或者蜂窝煤的都有,但煤的供应量非常少,比如蜂窝煤每天每人就两块,如果是煤的话就是16公斤,但后勤的煤块也不多,更多的是煤矸石或者煤面子,燃烧值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