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秦王(九)(第2页)

可若他不做,且还顺便继续善待王建、善待整个蜀国皇室,同时顺便对蜀国群臣采取怀柔政策,那么对他的好处,是绝对百利而无一害。

这不仅能快速稳定蜀中,增大蜀国群臣投降的可能性,且眼光放长远,对于其他诸侯而言,更是一种良好的信号与开端。

如果蜀国城破国灭,王建还受到萧砚羞辱,皇室亦被萧砚凌辱迫害,那将来萧砚平定其他诸侯时,不说扛到底,绝不投降。

这个天策上将……野心很大啊。

周庠不禁如此暗想,而和老友庾传素对视时,后者的目光中显然也有这个意思。

伏在地面的大徐妃错愕了下,在她身侧的小徐妃亦是同样震惊。

便听萧砚的声音从她们头上传来:“要不要善待百姓,不是本王说了算,而是你们其余各地还未投降的蜀国文武说了算。蜀国主已然向本王投降,本王便愿意罢息兵戈,然若是成都乃至其他地方的剩余蜀军还要顽抗,本王亦不可能什么也不做。”

萧砚说完,便对着二徐挥了挥手:“你们且随蜀国主去吧,本王允许你们继续在行宫中挑选一处住下,只有一点,不得乱跑。”

话毕,萧砚亦也懒得再往行宫里面深入,这里自有公羊左领人清理,夜不收不会让行宫里残存有什么漏网之鱼的。

不过他要离去前,却是突然用马鞭指着小徐妃:“汝之父兄,是否皆在成都任职”

小徐妃尚在愣神,似乎还未从萧砚方才的话中理解过来,大徐妃则赶忙撩了撩耳畔乱发,仍是敛衽于地,哀声道:“妾之父兄,确都在成都。父亲为蜀国骠骑大将军,大哥是太师,二哥则正任侍中,这会都留守在成都……”

萧砚瞥了大徐妃一眼,他在蜀中密布哨探,得到的情报很全,关于二徐的风闻,基本没几条好的,不过王建还在世,这大徐妃倒还不算太过分。在原有的历史时空中,大徐妃的儿子王衍即位蜀帝后,二徐才开始彻底放飞自我起来,那叫一个专横,什么卖官鬻爵、附庸风雅,全都是二女的基操。

但经过短暂的接触,萧砚倒是看的出来,小徐妃虽并非什么白莲,但手腕心机不如大徐妃太多,而二徐当中,显然也亦是由大徐妃占据主导。

这天下,每个政权都有储君之争,梁朝如此,蜀国更甚。

大徐妃一门心思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此番带着儿子跟王建来汉中,未尝没有不放过每一次机会的意思。不过大徐妃甚有心机,她本人跟着来了,却还留父兄在成都留守着,以断绝在成都临时监管小朝廷的太子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而且依照萧砚的洞察力,自然发现了刚才他在下令让王建留下后,大徐妃在释怀之余的那一抹懊悔与不甘。

这女人,有点意思。

萧砚嗯了一声,对二徐道:“汝可给在成都的父兄各自写一封信,陈述利害。本王不是嗜杀的人,如果汝之父兄在成都表现不错,来日本王可保汝父在大梁受封公侯。”

大徐妃果然一喜,当即双手迭加在额前,伏地拜倒下去:“妾拜谢大王恩赏。”

萧砚没有理她,而是用马鞭继续指着小徐妃:“你为何不拜”

小徐妃仰着头,有些无所适从的样子。

她这时候凑近了才发现,萧砚的形象居然很好,虽然看起来衣甲很有些污损,像是许久未曾打理,唇上与下颌更有一层没有经过任何打理的短髯,看起来杂乱。

不过萧砚的气质很好,五官更立体,脸颊虽已瘦的不像话,但脸庞很有分明感,就算皮肤晒得黝黑,却仍可以依稀辨出是个美男。

当然,是个带着英武彪悍之气的美男。

大徐妃有些僵硬,稍稍抬着头,目光悄悄从两人脸上扫过,心中暗自大骂妹妹太蠢笨,有意要出声解围,不过竟听萧砚又道:“罢了,你之前愿为百姓请命,很不错,本王准你不拜。”

说完,萧砚就已兀自策马离去,在经过王建身旁时也没停下来,看他方向,似乎是朝着粮仓那边去了。

王建对着萧砚做着揖拜的姿势,直到萧砚走了很远后也保持着。他自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行宫中还留着适才就明显不怀好意的公羊左和一大票夜不收、甲士,此时这些人就在他周围,王建不敢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