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96章 刘宏亲政后的第一次出手,曹操的巨大怨念(第3页)

曹参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道:

“陛下莫非忘了,科举其实也是儒家搞出来的。”

刘邦沉吟片刻,道:

“不行不行,不能这样下去。”

“你们下次科举注意一下,黄老为主,儒家和法家次之。”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看着金幕中的画面,沉吟不语。

霍去病冷笑一声。

“没搞错吧,这些一个个读死书的,竟然反而成了决定国家大事的人?”

“没有咱们武人,文人们是哪来的底气,在这里指点江山的?”

卫青哈哈一笑,扫了一眼大殿之中诸多大臣,淡然道:

“总感觉这些大汉后辈不太行,连最基本的文武双全都做不到了。”

白发苍苍的董仲舒咳嗽一声,缓缓开口。

“两位君候之言,差矣。”

“孔孟圣人之学,我等儒者虽穷尽一生亦难以得知万一。”

“若不皓首穷经,专心研学,那便更难体会圣人之意了。”

“哪里还有时间去练习什么武艺呢?”

霍去病哦了一声,懒洋洋地开口。

“行了,知道你个老东西手无缚鸡之力了,你不必再继续对我舅舅喷粪了。”

董仲舒大怒,白须飘起。

“冠军侯,怎能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霍去病眉头一扬。

“不服,打一架?”

“我也不欺负你,你再去叫你十个徒子徒孙过来,本侯一人一弓一剑,如何?”

看着跃跃欲试的霍去病,董仲舒忍不住求助地看向皇位上的汉武帝。

汉武帝身躯一动不动,脸庞隐藏在冕旒之后,看不清楚表情。

董仲舒无奈,只能闭嘴。

霍去病一声冷笑。

“儒生?不过如此。”

一旁的太子刘据看着这一幕,眉头不由紧锁。

刘据的学问,是大儒们教授的。

刘据的靠山,是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

都是自己人,怎么今天莫名其妙的就掐起来了呢?

霍去病还想要继续开口嘲讽几句,汉武帝的声音响起。

“去病儿,够了。”

“哦。”

霍去病重新坐了回去,恢复了懒散的模样。

汉武帝看向董仲舒,淡淡道:

“科举是大汉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儒家科目固然为主,但也需加入法家、兵家题目。”

“朕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理天下的文吏,也得有上马灭掉匈奴的武将!”

董仲舒的老脸皱得几乎张不开了,愁眉不展地点头。

卫青和霍去病相视而笑。

刘据愣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

汉武帝解决完此事,将目光重新移回金幕。

金幕中,刘宏坐在书房里,看着赵忠和张让带来一堆奏章。

赵忠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奏章,放在刘宏面前。

“陛下,就是这个。”

刘宏哦了一声,展开奏章,下意识地扫了一眼署名者,不由皱眉。

“这袁氏,竟然只推了一个门生出来?”

赵忠赔笑道:

“袁隗此人,素来胆小如鼠,有此行为也不足为怪。”

刘宏哼了一声,道:

“所谓的三世三公,也不过如此,学乌龟倒是一等一的像。”

“王甫曹节那边都准备好了?”

张让忙道:

“都准备好了,只要陛下这边通过,老奴就立刻带着奏章去找王常侍和曹常侍。大家同时发动,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刘宏点了点头,提起手中毛笔,在上面批了一个“准奏”,然后让张让拿来玉玺,砰一下盖了上去。

“去吧。”

看着赵忠和张让两人急匆匆地离开,刘宏的脸上,才渐渐露出激动表情。

“十常侍之首?哼,朕要办你,还不是随随便便就办了?”

想了想,刘宏站了起来,去了后宫。

临走时,不忘叮嘱看门的几个太监。

“若是有人问起,就说今天朕没来过御书房!”

画面一转,十常侍的议事堂中。

侯览正在大发雷霆。

“好一个范阳卢氏和孔氏,党人才刚刚被打压下去没几个月,他们又觉得自己行了是吧?”

“很好,老夫这一次就要彻底灭了他们,让这些读书读傻的蠢材知道,孔圣人的牌匾也救不了他们的命!”

就在此时,王甫和曹节走了进来。

侯览道:

“你们两人来得正好……”

王甫打断了侯览的话。

“侯览接旨!”

侯览愣了一下,疑惑道:

“哪来的旨意?”

王甫也不回答侯览,自顾自地展开手中旨意,宣读道:

“……中常侍侯览,弄权贪墨,怨声载道,朕不取也。”

“今免去侯览所有职务,及其党羽尽数下狱,由王甫、曹节负责此事!”

侯览脸色大变,倒退几步。

“王甫,曹节,你们竟然出卖我?”

王甫冷笑着一挥手。

“来人,把侯览这个奸臣给我拿下!”

一群侍卫立刻冲了进来,将侯览死死按住。

侯览怒吼道:

“王甫,我们都是太监,你竟然帮着士人来对付我?”

“你忘了我们歃血为盟的誓言吗?”

“我死了,下一个就轮到你!”

王甫哈哈大笑,鄙夷地看着侯览,一脚踩在了侯览的脑袋上。

“蠢材,我什么时候和士人们合作了?”

王甫微微低下身子,在侯览耳边轻笑道:

“告诉你吧,要除掉你的不是别人,正是陛下。”

侯览身体一震,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陛下?

那个刚刚继位不到一年,只有十三岁的小皇帝刘宏?

一把长剑突然刺了过来,王甫吓了一大跳,赶忙收脚。

长剑直接没入侯览的喉咙,终结侯览的性命。

王甫怒视持剑的曹节。

“老曹,你干什么?”

曹节收回长剑,对着王甫摇头。

“老王,你对一个必死之人说的话太多了。”

王甫哼了一声。

两名中常侍,原本是极为亲密的盟友。

但在这一刻,两人之间的距离突然急速拉远。

这一切,都被站在角落的赵忠看得清清楚楚。

画面一转,已经是果游馆之中。

刘宏半躺半坐,靠在胡椅的椅背上,享受着身后何贵人的贴心按摩。

何贵人明显已经有了身孕,小腹微微隆起。

赵忠来到刘宏面前,恭敬道:

“陛下……”

如此这般,汇报了一通。

刘宏挥了挥手,让何贵人退下。

片刻之后,刘宏道:

“王甫和曹节,谁适合当新的十常侍之首?”

赵忠和一旁的张让对视一眼。

张让忙道:

“王常侍的性情比较酷烈,之前对付党人的时候,他处死的士人仅次于侯览。”

“曹常侍倒是性情比较平和,据说还暗中救下了不少士人,还包括窦氏和陈氏子。”

刘宏哦了一声。

很快,曹节带着一个盒子出现在刘宏面前。

“陛下,这是侯览那奸贼的首级。”

刘宏嫌恶地摆了摆手。

“朕不想看,太恶心。”

顿了顿,刘宏对着曹节道:

“朕打算让王甫接替侯览的位置,你觉得如何啊?”

曹节闻言一愣,但很快就变得平静下来。

“老奴是陛下的家奴,自然以陛下之命是从。”

刘宏哈哈一笑,亲切地拍了拍曹节的肩膀。

“老曹啊,你是一个聪明的,聪明人才能活得长久。”

曹节忙道:

“老奴活得再久,也只是为了侍奉陛下,再无其他。”

刘宏笑得越发开心。

“好好好,那从今往后,赵大和张二就跟着你,由你负责带他们熟悉十常侍的事务吧。”

曹节恭敬应是。

画面一转,侯览等人的尸体,被丢到了洛阳市集门口。

“奸宦侯览,蒙蔽圣上,已被圣上查明罪责,全族株连!”

听着官员们的高声宣读,洛阳城中,一片欢声雷动。

“好好好,死得好啊!”

“这些该死的阉贼,终于能死一死了!”

“可惜只死了一个侯览,若是能除掉十常侍,那大汉就真的太平了!”

曹操站在人群之中,同样也是心潮澎湃。

突然,有人拍了一下曹操的肩膀。

曹操一回头,顿时露出惊讶表情。

“景升兄,你怎么回洛阳了?”

刘表淡淡一笑。

“侯览授首,此等激励人心的大事,若不能亲眼目睹,岂不是可惜?”

曹操心情甚好,对着刘表笑道:

“景升兄,你我共饮一杯,一同庆祝一番,如何?”

刘表看了一眼曹操,淡淡道:

“某家乃是士人,大汉宗室,不与宦官后代共饮。”

说完,刘表就走了。

曹操表情逐渐变得扭曲,盯着刘表的背影,双目之中都要喷出火焰来了。

“还是这种自命不凡的态度,呵呵。”

“等着,有朝一日,我曹操得志之时,一定要让你们这些士人们知道,寒门士子才是大汉真正的中流砥柱!”

一旁突然传来声音。

“荀兄,荀兄!”

曹操下意识地转头看去,发现一名年轻士子追上了另外一名年轻士子,相谈正欢。

曹操心中一动。

“荀兄,莫非是出自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同样也是大汉朝一等一的士人家族。

虽比不上三世三公的袁氏,但除了袁氏之外,荀氏面对其他任何家族都是底气十足。

曹操下意识地就想要上去攀谈一番,结识一下。

但脚步才刚刚挪动,就又停了下来。

“罢了,刘景升只不过是一个没落宗室,都如此看我不起。”

“那袁本初,更是从来没正眼对我有个好脸色。”

“荀氏乃是清流中的清流,我又何必去自取其辱?”

曹操心中喜悦淡去大半,摇了摇头,一声叹息过后,低头离开市集。

袁氏府中,袁隗、袁逢、袁绍、袁术四人再度齐聚书房之中。

袁术神采飞扬,笑道:

“父亲,叔父,你们是没看到啊,那侯览阉贼死得老惨了,脑袋上都是苍蝇,嗡嗡的飞。”

“等会我让人去捉几只乌鸦回来,晚上把这些乌鸦放飞到市集去,定要把侯览这奸贼的尸体吃个干干净净!”

袁逢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袁术。

“你脑子里就只有这些东西?”

袁术打了一个寒颤,赶忙闭嘴。

他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这个喜怒无常的老爹。

袁逢看着袁隗,察觉到了什么,疑惑道:

“隗弟,莫非事情有变?”

袁隗咬牙切齿,怒气冲冲地开口。

“王甫那个混账东西,原本答应我们的三公之位,现在又不给了!”

“还说什么,是来自陛下的授意,不能让我们袁氏继续做大!”

“什么?”听到袁隗的话之后,在场的其他袁氏众人都愣住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