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泉 作品

第二千四百三十八章 突然而来的意外情况(第2页)

  在五六年前,黄唇鱼每斤大约在五六千元左右。近几年价格更是飞涨,从突破万元到突破两万元并没用多少时间。

  现在有的甚至以每斤3万元的价格成交。”

  他补充道,“而且,鱼越大越贵,其中价格的差异。与鱼的大小、新鲜程度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付开行嘿嘿笑着道,“黄唇鱼的鲜胶,就是同等重量的黄金价格也难望其项背。

  黄唇鱼在东南沿海一带俗名黄金鱼,所言非虚。

  小师叔,你的这条鱼只怕要卖出天价。”

  他认真地说道,“我听说东南沿海那边一个渔民也曾捕获一条重达49公斤的黄唇鱼,随后被一酒店以近六十万元收购。

  酒店烹食了鱼肉。留下价值200万元的鱼鳔不肯卖。

  所以黄唇鱼之所以金贵,并不是它的味道鲜美,而是因为鱼膘等有高昂的药用价值。

  在有用的人眼里,这就是无价之宝。”

  船长史锦书点头道,“是啊,在几十年前,江浙沿海时常会捕到黄唇鱼。

  那里的很多老渔民很多都吃过黄唇鱼。

  其实黄唇鱼口感一般,其肉呈瓣状,较粗糙,还不如大黄鱼鲜美。”

  戴红旗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现在黄唇鱼卖出天价,除了是因为其鱼膘药用价值很高之外,也有炒作的关系。

  粤浙一带。有钱人多,日渐稀少的黄唇鱼算是遇上了“知音”。

  它的那点药用功效能够用到的人很稀少。

  黄唇鱼只是暗合了有钱人两大愿景,一是显摆。一是健康。

  因此,黄唇鱼肯定还会“疯狂”下去。如果有一天,有人发明养殖技术,一网打下去全是黄唇鱼,黄唇鱼才有可能不再疯狂。

  话又说回来,黄唇鱼的种群锐减,现在价格飙升,其实都是人为造成的。

  在上世纪80年代,黄唇鱼仍然是闽东沿海一带捕捞的主要对象。

  这种鱼当时仍有相当的数量。

  随着沿海一带工业开发带来的污染,其浅海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加之黄唇鱼具有药用价值,使得渔民疯狂捕捞,将黄唇鱼推入濒临灭绝的处境。

  如今黄唇鱼价格疯狂与濒临灭绝之间互为因果。

  越来越少,越来越贵,越来越贵,越捞越凶。

  物以稀为贵,这次戴红旗逮到了不少,可并不意味着他就会随便处理了。这样的好东西,如果不能达到最大利益,他宁愿自己吃了。

  他心里这时候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

  他有着龙珠空间,蕴含有浓郁空间灵气的空间泉水能够极大此促进海洋植物的生长。

  海洋植物的快速生长,就能改变海洋的环境。

  那么自己似乎可以在海洋中进行深海养殖······

  有着空间泉水,似乎可以将吸引大量的海鱼。

  那自己的渔场将会变成最为高产的海洋渔场······

  嗯,这个想法似乎是比较可行的!不过,得了解相关的政策。还有,渔场地点的选择等等

  “小师叔,你这条鱼打算怎么处理。”付开行这时候看向戴红旗问道。“怎么,你想要呀!”

  戴红旗看出了付开行的想法,笑问道。

  “如果小师叔相信我,就将这两条鱼交给我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