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明阳绿洲

不过陆江河的那点担忧,暂时被沈文静带来的这步妙棋冲淡了不少。他虽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但也知道,眼下抓住机遇远比瞻前顾后更重要。他不得不承认,沈文静对时局的把握,对人心的洞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羊城,这座矗立在珠江之畔的南国大都会,绝非明阳那种内陆小县城可比。

这个时间点的羊城,经济的脉搏跳动得强劲而有力,高楼拔地而起,车流川流不息,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和机遇的味道。

这里的百姓,得风气之先,眼界开阔,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传播速度,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服饰风潮,还是新出的电子产品,亦或是某种新奇的生活方式,往往最先在这里登陆、发酵,然后才向内陆辐射。

这种敏锐和开放,也体现在信息传播上。

不同于信息相对闭塞、主要靠口耳相传和单位文件的明阳,羊城早已是报刊亭遍地开花,互联网也悄然兴起。

虽然宽带尚未完全普及,多数人还在用着“嘀嘀拨号”的调制解调器,但各大门户网站、本地论坛BBs已经拥有了相当活跃的用户群体。

一份有分量的报纸,一篇在本地论坛引发热议的帖子,其传播能量和扩散速度,是明阳望尘莫及的。

这也是羊城的家具产业能够始终紧跟国际潮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生产基地的原因之一——他们离信息源头最近,反应最快。

沈文静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敢断言她的媒体策略能够奏效。

她确实是行动派,说干就干。

利用她公司与南方省报业集团初步建立的合作关系,加上她本人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人脉和资源稍作周旋,仅仅两天功夫,一篇精心策划的文章就出现在了《羊城晚报》的经济版块一个相当显眼的位置上。

文章的标题起得颇有噱头——《内地县长南下求索,明阳绿洲能否承接产业东风?》

内容不算长,却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