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行业(第2页)

这些问题,正是那些家具商近年来隐隐感受到却又不愿深思的痛点。

“我认为,未来的家具行业,大不一定就代表强。真正的竞争力,在于新和精。在于独特的设计理念,在于能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

“在于能不能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在于能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环保、健康需求。”

“大家想一想,一件设计平庸、用料普通的大路货沙发,卖一千块可能还要跟人杀价。”

“但一件设计新颖、用料考究、带有品牌故事的沙发,卖一万块可能还有人抢着要。这中间的差距,靠的是规模吗?不是,靠的是设计,是品牌,是附加值!”

“一味地追求规模,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平米的超大厂房,前期投入是天文数字。摊子铺得太大,固定成本高企,管理半径过长,一旦市场风向转变,或者遭遇类似今年的出口政策波动,‘船大难掉头’啊!”

“到时候,巨大的产能反而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环保的压力,规模越大,环保投入和治理难度就越大,这在未来绝对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陆江河这番话,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他是站在未来二十年回看现在的视角,对家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精准的预判。

这对于身处2006年的这些家具老板们来说,无疑是极具冲击力的。

他们习惯了靠规模、靠成本优势抢占市场的传统打法,很少有人会从设计、品牌、个性化这些角度去如此深入地思考行业的未来。

作为一个经历过未来二十年产业变迁的重生者,陆江河此刻的分析,带着一种近乎“降维打击”的穿透力。

一时间,包厢里彻底安静了下来。

李发成也好,王老板也好,还有其他几位原本带着质疑目光的老板,此刻都微微低着头,或转着手中的酒杯,或摩挲着下巴,脸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