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豆包 作品
第1132章 给我一点时间
可现实呢?一年多过去了,路是修起来了,比过去的土路泥路强了百倍,车也能跑了,速度也快了。但效果…远没有达到他当初设想的那般立竿见影,能够彻底扭转乾坤。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喊了多少年的口号,在明阳这片特殊的土地上,似乎失了灵验。
路通了,就一定能富起来吗?
当初他一意孤行要修路,尤其是要高标准修路时,县里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老干部、保守派,甚至一些看似务实的班子成员,都曾或明或暗地提出过质疑。
明阳底子这么薄,财政这么困难,花这么多钱修两条路,就算修好了,外面的人不来,里面的东西运不出去,或者运出去成本太高,这路不就成了摆设?会不会是又一个面子工程?
只是那时候,陆江河初来乍到,带着一些光环让罗晓明陈玉良有所顾忌,又恰逢其时地抓住了几个不大不小的机遇,展现了非凡的手腕和魄力,加之言辞凿凿,描绘的前景诱人,硬是把反对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后来,随着罗晓明、陈玉良等本土势力的倒台,他在明阳更是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大权在握,说一不二。那些曾经的质疑声,自然就更不敢冒头了。
但没人当面锣对面鼓地发难,不代表问题不存在,更不代表他陆江河自己心里没数。
县里那几家规模稍大的木材加工厂、老旧家具厂的物流报表,他都亲自调阅过,甚至还让刘爱璐匿名去询问过几家跑长途运输的车队报价。
得到的报价数字印证着李发成刚才的担忧:从明阳发货,无论是运原材料进来,还是运成品出去,综合物流成本,确实比周边的平原县市,甚至比一些交通同样不算特别发达的邻县,都要高出至少两成,有时甚至达到三成以上!
原因何在?
路修了,但只是点对点的改善,并未形成高效连接的网络。两条路,对于庞大的物流需求而言,远远不够,覆盖面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