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章 判断死者身份
回到刑侦支队时,天色已经擦黑。王帅把监控录相和走访记录整理好,送到信息研判室。张辉正在分析秦燕明的社会关系,看到王帅进来,抬头问道:“有收获吗?”王帅摇摇头,把便利店的监控截图放在桌上:“只有这些模糊的线索,还需要进一步核实。”虽然当天的调查没有实质性突破,但王帅知道,每一条模糊的线索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排查方向:“1.排查车牌尾号‘37’的蓝色大众朗逸;2.核实便利店监控中穿黑夹克男人的身份;3.调取北河河堤6月13日晚的手机信号数据。”窗外的路灯渐渐亮起,王帅望着远处的夜空,心里清楚,要找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凶手,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运气。
当晚,刑侦支队信息研判室的日光灯管在午夜时分发出“嗡嗡”的低鸣,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又瘦又长。张辉把北河尸体的初步特征贴在白板上——“男性,35-45岁,身高178±2cm,穿黑色涤纶夹克,右手食指指甲断裂,从事体力劳动”,红色马克笔在“体力劳动”四个字下画了道粗线。
“从6月10日开始查,重点筛北河周边五公里内的失踪男性,”张辉的声音带着咖啡和尼古丁混合的沙哑,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出失踪人员信息库的界面,“身高175-185cm,年龄35-45岁,排除女性和儿童,先按失踪时间倒序排列。”屏幕上的信息像条没有尽头的河流,姓名、年龄、特征在蓝光里浮动,第一条“王建国”的照片糊得跟马赛克似的,左脸的疤痕在像素颗粒里扭曲成黑色的线。
年轻警员小林揉着发红的眼睛,指节在太阳穴上打圈,屏幕蓝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这破系统能不能优化一下?”他把鼠标狠狠戳在“排除”按钮上,界面弹出的确认框像个嘲讽的笑脸,“查个‘黑色夹克’能跳出五百多条,一半照片都是十年前的,发型都变了,怎么比对?”他指着屏幕上的“赵伟”条目,照片里的男人咧嘴笑着,露出颗金牙,“你看这个,货车司机,身高177,年龄40,条条都对得上,可人家右耳缺了块,死者耳朵完好无损,又得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