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何雨柱目光灼灼,紧接着追问道:“那在这众多上市公司里,于仁飞艇的总市值该是垫底的吧?”

黄芷柔轻轻摇了摇头,修长手指迅速在桌上一叠资料里翻找,很快锁定目标,将资料翻开,上身微微前倾,神色认真,逐字逐句说道:“于仁飞艇眼下总市值确实不高,只有200万。可在这香江会的上市公司里,还有市值更低的。广生行大家都知道,它的总市值仅180万,已然够低了。但没想到,欧德礼影片公司才是‘最不起眼’的,市值刚150万,妥妥是目前香江会总市值最低的上市公司。”

听到这里,何雨柱的瞳孔骤然一缩,眼中瞬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光芒,那光芒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虽短暂却夺目。

他微微前倾身子,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急切问道:“你的意思是,仅仅掏出100多万港币,就能将一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

黄芷柔见状,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抹苦笑,解释道:“从理论层面剖析,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可现实远比理论复杂得多,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除了资金到位,还得看大股东愿不愿意松口,拱手让出手中那至关重要的股份。要是大股东坚守股权,再多的钱也难以撬动分毫。”

何雨柱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自然深谙收购一家上市公司背后的复杂门道。

收购,绝非简单地砸下一笔钱就能达成目的。

首先,雄厚的资金自是基础,那是撬动这场资本大戏的关键杠杆。

可仅有资金远远不够,对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需进行地毯式排查,从历年财务报表的细枝末节,到各业务线实际运营的流畅与否,都要摸得清清楚楚。

市场前景的研判同样至关重要,得洞察行业趋势,预估该公司在未来竞争浪潮中的沉浮态势。

而法律合规方面更是雷区,任何一处潜藏的法务漏洞,都可能在收购后引发致命危机,从合同条款的严谨性,到公司架构是否符合法规,桩桩件件都需全面、细致地评估。

这般繁杂的工程,注定了它绝不是能一蹴而就的简单买卖。

何雨柱陷入沉思,脑海中迅速回顾着这些年听闻的商海故事与股市风云。

半晌,他微微皱眉,抛出一个问题:“如今申请上市公司,难度如何?”

别看他往昔只是个普通打工人,可历经生活的起起落落,见识过无数商界跌宕,对股市里那些弯弯绕绕的手段,早已摸得门儿清。

就说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了填满自己的荷包,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常常精心策划,故意放出一些虚假的利好消息,比如虚构公司即将拿下某个重大项目,或者宣称研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

这些消息一经传出,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瞬间引发市场关注,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待股价攀升至高位,大股东们便悄悄减持套现,赚得盆满钵满。

而当热度渐渐消散,真相浮出水面,股价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路下跌,他们又会瞅准时机,以极低的价格回购股票,如此一进一出,巨额利润便轻松落袋。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何雨柱只觉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仿若有一扇神秘的大门轰然开启。

刹那间,一整套操纵股票价格的精妙策略,如走马灯般在他的脑海中飞速轮转,每个细节都清晰得如同眼前实景,仿佛已然付诸实践。

他心中一阵狂喜,刚欲开口,却见黄芷柔神色凝重,缓缓摇了摇头,那动作仿若带着千钧重量。

她轻启朱唇,语气中满是无奈与审慎,缓缓说道:“老板,申请上市公司哪有您想得这般容易。您看看这香江,巴掌大的地方,拢共才50家上市公司。在这全球商业的宏大版图里,不过是沧海一粟,难成气候。上市之路,远非您想象的那般坦途,背后是无数复杂的规则、严苛的审查,还有各方势力的博弈,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