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五年蛰伏终成虎(第2页)
看到自己的皇帝竟然逃出了国,原本还在咬牙坚持的西军旧部加上忠于大明政府的地方少数民族武装在内,至少三十万民兵武装,在大将白文选、马宝、王自羽、王自奇、张化龙、洪正龙、狄三品、张能弟、张君用等将领的率领下,或被动或主动地投降了清国。
闻听清政府大有直接剿灭永历皇帝的可能,无数请愿的忠明文臣武将们,纷纷请求张鹿安出兵袭击清国腹地,全部被张鹿安以不能破坏“五年计划”为由予以拒绝。
这其中就包括国姓爷朱成功。
朱成功先是派出了使者张煌言前往辽宁,约定双方共同派兵袭击江南,共同匡扶明室,原本以为必将能够得到张鹿安的大力支持,却不曾想仅仅数年不见,昔日那个看上去热血的张鹿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看上去成熟的“政治家”,言语之间一切都是在以自身的利益在做考量,这让忠肝义胆的张煌言感到严重不满。
面对着张煌言的质疑声,张鹿安没有丝毫的动摇,反而出言相劝,建议朱成功攻下台湾岛作为根据地。
张煌言很不认可,也只好返回金门,把情况报告给了朱成功知晓。
国姓爷朱成功对于张鹿安的冷漠对待也很不满,对于攻略台湾的建议,却是非常认可,只是此时的台湾之地毕竟在“红毛鬼”的占领之下,国姓爷朱成功还是担心会同时多面开战,那是明郑军绝对吃不消的。
正巧这个时候李定国再次派人来相约,国姓爷朱成功派人侦察,得到准确情报,江南清军主力都被调到云贵战场去剿灭明军的残余力量了,可以预见永历皇帝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而考虑到江南本地的防守力量薄弱,而一旦攻下了南京城,对于明郑军的意义非凡,到时候朱成功完全可以用大明“宗正”的名义“复国”,这也是他始终未复本性,也给自己的大儿子取名“朱锦”(即郑经)的原因之一。
从长远看来,如果攻下南京,政治诱惑极大。
所以国姓爷朱成功将数年之间积攒起来的精兵强将十七万人全部集中起来,为了鼓舞士气,特地还将随军将士的家眷也都带在船上,以示带他们去“江南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