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1012章 胜蒙古夺绿水青山(第2页)

清军援军主将拜音图派人侦察敌情,却得报称额驸布彦岱所部已经战败,布彦岱以额驸之尊竟然投降了“蓼匪”张鹿安。

张鹿安还下令将布彦岱送往前线,让清军上下看的清清楚楚,事实确凿。

不久,明军于七率领数千人来到了青龙江以东,正式补足了喀喇沁左翼这块缺角,将明军的阵线连为一条线。

为了巩固防守,张鹿安还下令在大凌河上游筑造凌源和建昌两座城池,用以加强对西面清军的防守。

眼看着情况已经无法挽回,为了避免被明军所包围,清军主将拜音图不得不率领清军主力暂时撤退。

得到拜音图报告的清廷,不得不做出了反制措施,以张家口为中心,涵盖苏尼特、奈曼和土默特一部在内的广大草原,设立察哈尔盟,为清廷直辖,以迁移过来的满珠习礼为都统(注1),全权负责防备“蓼匪”来犯。

至此,明蓼军成功夺取了喀喇沁到科尔沁之间的大面积牧场,张鹿安没有擅自在此地改土归流,而是因循其制,保留原有的盟、旗行政名称不作变更,但是对于各盟、旗的领导者则必须由张鹿安确认才能上任,否则即为非法。

张鹿安的这种做法打破了草原上流行已久的世袭制,惹得部分草原札萨克(世袭王公)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派人联系清廷,或者直接起兵攻击明蓼军。

张鹿安对于这样愈演愈烈的草原贵族的反抗是深恶痛绝,要求必须全力镇压。

为此将新占领的草原各盟统一规划为热河都护府,级别等同于省,首任大都护由张鹿声担任,副都护为投降的蒙古王公布彦岱,大都护的级别等同于布政使,但是掌管热河全境的军政大事。

关于热河的名称来源,张鹿安没有向任何人说明,外人都当成是张鹿安的“乾纲独断”。

热河作为明蓼旗下的第四块行政区域,范围西至克什克腾旗、凌源和建昌,北至戈壁滩和小兴安岭南麓,东至乌力吉木伦河和新开河,南到千山山脉,面积广大,首府为古山子河与大凌河交汇处的龙城府。

热河都护府的首任大都护张鹿声按照与张鹿安的商议计划,在原来的龙城土城遗址上扩建了一座周长为十里的府城,引古山子河绕城一周,形成了一座水路交通要冲之地,在丰水时节,沿着龙城府顺流而下可以直接入海,方便调配人员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