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钱牧斋献楸秤三局(第2页)
唯有国主你啊,老朽是实在看不透啊。”
“钱师,您的大名在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然值得鹿安称呼一句老师。”
“且不去管他,不过老朽倒是看透了明祚已亡,天命或许应在国主身上。
老朽年轻时做过很多错事,中年时期更是糊涂至极,等到了随心所欲的年龄,反而在不断地怀念前明,可惜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如今看到国主你带大军来到江南,救民于水火之中,老朽心中真心希望国主能够成事啊。”
“多谢钱师期许,鹿安一定全力以赴。”
“只是国主最近发布的信牌告示令老朽实在是看不懂啊,先明时期就有宪牌明文规定善待士绅,国主既然继承明志,愿意从满清手中救民于水火,为何还要与士绅为敌呢?”
“非也,鹿安并非与士绅为敌,而是行政政策讲究一惯性,先前在辽宁的执行的国策,必然也要在江南实行,否则政令不同,岂不是令辖下百姓无所适从?”
“辽地为蛮夷占据多年,士民所存早已不多,哪里会如江南这边文风鼎盛,士民云集?
且江南的士绅阶级底子太厚,如果贸然得罪,会得不偿失的。
老朽已经是大半身入土的人了,功名利禄也好,金银珠宝也罢,早已经不入法眼,唯一剩下的就是胸中这股希望之气,希望国主听听老朽的肺腑之言。”
张鹿安听闻后连忙离席再次鞠躬道:
“钱师请明鉴,您的肺腑之言令鹿安感动不已,然政令即出,也断无更改之理。
那些不良的士绅,他们在满清的压迫下就能够胆战心惊地苟活,遇见一个像我这样好说话的,难道他们就想把尾巴给翘到天上去?
普天之下,哪里会有这么便宜的事?
还请钱师回头转告那些士绅们,让他们安分守己,奉公守法,按法缴纳该交的公粮,鹿安保证不会再找他们的麻烦。
如果胆敢故意违背法度、作恶乡间,鹿安一定会让他们知晓‘我剑也未尝不利’!”
“罢了罢了,老朽老了,已经看不懂这个世界了,国主自己好好琢磨吧,如果真到了最后那一步,还请国主手下留情,为江南尽量多留一些读书种子吧。”
“鹿安谨记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