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1050章 内部纷乱统一人心

明顺军虽然接连取得了七星坪和狮子口两战的大胜,但是也牺牲了包括王四在内的近三千名忠勇的将士。\n\i,y/u_e?d`u`.?c′o¨m`

加上连日作战,明顺军上下将士疲惫至极,面对着积极反扑的清军主力,李来亨被迫率领部下在打扫战场后,向后方转移。

反观清军方面,清军虽然损失了四千名满洲大兵和一万余绿营兵,但是对于拥有二十万攻山清军来说,这点损失并不影响大局,反而让清军统帅穆里玛和图海清醒起来。

穆里玛和图海经过商量,一致认为不能再让精贵的满洲大兵上前线了,反而重拾之前的战法,用汉人将领率领绿营兵上前围山作战。

清军副帅图海还“举一反三”,因此认为茅麓山一带的明顺军实力,还是比较强盛,便有意改变之前全面进攻的战法,全面执行四面封锁、八面骚扰的策略。

由于明顺军粮食稀缺,养不起太多的清军俘虏,大明临国公、明顺军主将李来亨便下令将俘获的数千名绿营兵放回。

清将图海却将这些被放回的士兵组织起来,结合地方政府强征而来的民工,在茅麓山的四周修建海量的“梅花桩”。

这种所谓的“梅花桩”是由一根立柱和四根支撑柱深埋地下,连绵数十里,至少有内外三层,后方则是清军的堑壕,数十万清军将茅麓山的核心阵地九莲坪到百羊寨的狭长地带,给包围的死死的。|5?43^看d书| ¨|?已!-¢发?布?u最_新£章??节 包围圈内的明顺军将士虽然发动数十次主动进攻,但是压根就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明顺军的根据地被清军给彻底封死。

好在张鹿安的使者李静在清军彻底封锁茅麓山根据地以前逃了出来,带着明顺军全体军民的巨大希望,写信祈求张鹿安尽快派兵对茅麓山进行支援。

来到了荆州城的李静在给张鹿安的信中末尾写道:

“……自古皆言‘唇亡则齿寒’,试问若是茅麓山彻底失守,清军至少可以腾出数十万精兵用于我方,到时候我方必将压力倍增,悔之何及?

且幸赖上天赐福,属下在茅麓山见到了兄长军和胞妹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