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以敌物资稳守南阳(第2页)
令狐云湘派人嘱咐李英雄和韩尚谅两部人马,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延缓住清军的进攻即可,实在坚守不住,那就向东前往唐河,唐河若是守不住,那就退往桐柏山坚持作战。
大汉军将领李英雄和韩尚谅按照这种思路,等到清军后续大军赶到以后,果断地放弃新野小城,以韩尚谅所部先行退往唐河,以李英雄集中骑兵,且战且退,不断地接近南阳城。
清军大部云集南阳城下,大汉将领李英雄按照计划,向东退入山区,清、汉大军随即在南阳城下大战。
战至九月二十日
南阳城外到处都是清军士兵的尸体,却只是仅仅突破了大汉军的两道壕沟,甚至都没有接近南阳城。
南阳城内的大汉军将士以及新招募的当地乡勇,因为粮食物资充沛,士气高昂,故意将一些酒肉搬到阵地前,吸引前线饥饿的清军士兵前往投诚。
饥饿难耐的清军士兵虽然在屯齐和高第的强力弹压下不敢有轻举妄动,但是很明显军内士气不再。
此时襄阳城内的清军主力的日子也是非常不好过,要知道数十万大军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北方后勤的主要通道被断,光是指望东、西两面山区给予的杯水车薪的支援,那是远远不够的。
清军为了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便将现有的物资优先供应满、蒙、汉旗人之后,再是地方绿营、民团乡勇,实际上下发到绿营底层士兵的粮食都是少之又少,乡勇更是渐渐断了伙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被断了伙食的清军地方乡勇就和吃不饱的绿营士兵开始对襄阳周边各县“打草谷”,造成了大量百姓的死亡。
很多当地老百姓被迫拼命逃至大汉管辖区,或者不断地向大汉军透露清军的军情,希望大汉军早日能够打入襄阳城。
大汉军国主张鹿安得知情况后,听着部下报告各地挑选的精壮人马已经到位,觉得是时候发动总攻了。
张鹿安先是以张华和索忠信二将组织兵力,不断蚕食清军的城池,先后由索忠信带兵攻占德安府应山、随州等地,张华则是驻军乐仙桥,不断派兵袭击保康、南漳和宜城三地,将三地郊野地带的老百姓和物资一并带走,实在带不走的,那就一把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