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1082章 开国立号宣示海内(第3页)
与贵族爵位相对应的是可以拥有的最高的田亩数,按照中汉国的土地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勋爵的老百姓,无论政治地位多高,每户拥有土地面积,不得超过100亩;
爵士不得超过150亩,三等男200亩,二等男250亩,一等男300亩;
三等子400亩,二等子500亩,一等子600亩;
三等伯750亩,二等伯900亩,一等伯1050亩;
三等侯1250亩,二等侯1500亩,一等侯1750亩;
三等公2000亩,二等公2300亩,一等公2600亩;
君3000亩,郡王5000亩,亲王9000亩。
包括勋爵在内,摊丁入亩,官绅需要一体纳粮。
政治方面,基本延续明朝旧制,但是稍微增加相权,实行五年责任内阁制,内阁首辅由内阁大学士府提及,皇帝确认任命后才能正式就职,最多可以连任两届。
责任内阁的首脑为首相,张鹿安任命刘廷桂为第一任内阁首相,首相以下还有副手辅相、宰相,左丞、右丞共五人决策班子,除军国大事外,内政一律交由责任内阁处置。
责任内阁以下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职能;
六部以外,另设受皇权监管的外务院(原鸿胪寺,处理国境以外外交事宜),首领尚书称为“外相”;
宣传院,首任院使赵光远,被称为“宣相”,负责宣传、仪仗、礼宾等事宜,取代鸿胪寺、太常寺和光禄寺的部分职能;
都察院,负责全体官吏的纪律监察工作,被称为“御相”;
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的职责,主案件的最终审理工作,首脑大理寺卿被称为“法相”;
理藩院:负责境内民族事务工作,被称为“藩相”;
通政院:等同于原有的通政司,被称为“通相”,负责下情上达,确保政令的传递时效性;
度支院:首任院使为陈新天,从户部剥离,单独主管国家财政,被称为“财相”。
以上带“相”人员均是直接向皇帝本人汇报工作,由皇帝亲自任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