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君臣一心(第3页)
“主公有所不知,我遍观诸将,其他的将领都是在军令面前表现得比较谦卑和顺从,只有关羽对于军令颇有微词。”
“我当然知道他熟读春秋,深明大义,只是打仗绝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团队的行为。”
“关将军每与人对战,总是说别人土鸡瓦狗、插标卖首,匹夫等词就可以看出,在关羽心目中,他就是天下第一,所以其他的任何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这当然不是好事,有本事当然是好,但是太过于骄傲就不太好了,迟早会吃大亏的。”
刘备听完,不住地点头,差点激动地说出来,军师你说得太对了,我二弟天下无敌,但是太过傲慢,自视甚高,最后败走麦城,被孙权斩杀,下场太惨了。
这个剧透此时不方便明说,刘备急忙深吸了一口气,压制住了燥热的心。
稳了稳心神,刘备才把眼睛睁大,装作不可思议的样子:
“军师,你看人太准了。”
“我二弟确实武功很高,但是他真的很骄傲,即便天下之人没人能打得过他,太骄傲也不是好事。”
“我也经常劝过他,只是他不太当回事,尤其是自豪与自己的美髯,号称美髯公,更是得意与自己的赤兔马,青龙偃月刀,认为自己乃是当世英雄,其他人根本不值一提。”
“军师提醒得好,以后我会多提醒二弟,让他多注意,否则日后真的有可能吃大亏。”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有点崇拜的小眼神,迷离地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此时心情大好,尤其是谈到关羽,自己对于关羽的了解和认识不可谓不深刻。
但是,主公并不偏袒这个二弟关羽,反而对于自己所说的非常认可。
这其中,第一是给自己面子,第二吗,就危险了,说明自己的这个主公心机极深,城府深不可测;其三嘛,则是自己主公确实是知人善任,善于采纳逆耳忠言。
自己宁愿相信主公是第三点,如果真的是第三点,那么自己此生的宏愿定能实现,安邦定国,这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诸葛亮也觉得脊背一阵发凉,刚才自己确实说的关羽太过于犀利,毕竟刘关张是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想到了这里,诸葛亮急忙跪下:
“主公,刚才亮言语太过激烈,没有考虑清楚,说得关将军太过了,请主公不要见怪。”
诸葛亮小脸吓得变了色,气定神闲的姿态此时早已经烟消云散。
刘备看见诸葛亮此时的表情,心中不觉好笑,看来诸葛亮也知道说的严重了,不过诸葛亮所说的都是事实,我为啥要怪他,既然要做大事,就必须有容人之量。
我刘备的志向可不仅仅是荆州之主,我要做天下之主,不是那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我要做天子,要做整个天下的皇帝。
既然有做九五之尊的愿望和理想,就必须从谏如流,不能几句忠言逆耳就听不进去,如何天下一统?
天下的人才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过来辅佐自己,没有了人才,自己怎么争天下,怎么实现自己的愿望?
刘备急忙拉住了诸葛亮的手,低声安慰起来:
“军师,不必拘谨,你我之间坦诚相见,军师能对刘备吐露真言,乃是刘备之幸,荆州之幸。”
“我刘备此生定不会负先生,请军师放心。”
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眼含泪光,深情对望。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才是千古君臣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