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侯 作品

第 198 章 墨镜一戴,谁也不爱(第3页)

“你爸妈爷爷给你带的东西,我都留在知青小院了,你回去看。

“我先去看阿爸阿妈,马上赶回来找你们。”

接着像来时一样风风火火地驾马飞驰离开。

“……”大队长皱眉瞪着塔米尔的背影,无奈地摇头。

去了一趟首都,也没甚长进。

才腹诽了一句,又见塔米尔折返。

给大队长丢下一包香蕉干,塔米尔不好意思地挠挠脸,朝着林雪君等人再次笑笑,再次驾马,这回是真的走了。

林雪君握着古朴的小盒子,盖子一掀,咔吧一声,里面躺着个土土的墨镜——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它时尚死了。

戴上墨镜,四周晃眼的强光忽然都被遮住,一直眯着的眼睛得以舒展,眼周的肌肉都放松下来了。

抬头,变成暗色的草原上,一人一马正渐行渐远。

“注意安全,不急着过来,多跟胡其图阿爸和乐玛阿妈聚聚,他们可想你了——”林雪君双手做喇叭,仰颈高喝。

“知道了——”塔米尔回首,双手一齐离开了缰绳,朝着她摇摆。

下一刻,他骑过一片草坡,看不见了。

伊万望着塔米尔离开的方向,赞叹道:“腿部力量真强,我骑马的时候可不敢双手离缰。”

“刚才好像有一阵‘人风’吹过去了,呼一下子。”乌兰想起来忍不住笑,他们生产队的小伙子这性情,可真够急的。

林雪君将眼镜盒揣进兜里,戴着墨镜转过头。

“哇,真好看。”乌兰看着林雪君眼睛上戴着的墨镜,稀奇地挑高眉,这东西在他们这儿可难见,更不要提买了。一步跨到林雪君面前,喜欢地左右打量,看了好半天才忍不住道:“能给我戴一下吗?就一下。”

林雪君摘下墨镜爽快地递给乌兰,于是,一个姑娘戴,很快变成了所有姑娘都要戴一戴。

乌兰戴好看,索

布德戴好看,安娜戴好看,索菲亚戴也好看,没有姑娘不喜欢这种时尚物件。

即便是到了九十年代,墨镜在海拉尔都还是时尚的代名词。林雪君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要是有哪个女同学上学时能戴墨镜,气质还撑得住,那她自信地穿过校园时,所有女孩子都会悄悄地羡慕。

那个年纪的自己却土土的,妈妈给她买了墨镜,戴上总觉得像个偷用妈妈时尚单品的黄毛丫头。林雪君只戴着去了一次学校,与所有人擦肩时,都觉得对方会识破她的心虚和不自信,后来就再也不戴了。

酸酸涩涩的记忆,属于敏感而青涩的、真正的17岁。

墨镜传递回她手里时,林雪君用拇指抚摸过墨镜粗粗笨笨的镜腿,再次将它戴回脸上。

同是17岁高中生的年纪,她在六十年代居然也能拥有一副墨镜。

转头看向眼神里充满羡慕的乌兰等人,这一次,她爽朗地问:“我戴好看吗?会不会像小孩子偷戴大人的东西?”

“谁说的!好看呢。”乌兰超大声地回答。

“你戴,好看。”安娜拽了拽自己的草帽,暗下决心,下次出来科考,也要买一副墨镜戴。

“合适的,戴着可舒服了,不刺眼睛。”索菲亚也笑着回应。

林雪君抬头直视太阳,炽烈的阳光晒得她面孔热烫烫的。她张开双臂,舒展自己。草原给了她新的人生,也渐渐塑造她变成新的林雪君。

豁达的,爽朗的,外放的,无所畏惧的。

墨镜真好,她很喜欢。

2天后塔米尔折返加入科考队,顺着莫日格勒河走过百公里,他们遇到了在不同河段采集河水样本的草原局考察员同志,看到了稀树林里乘凉的狼群,也见证了小鹰隼的第一次飞翔。

一群人仰望小鹰展翅,林雪君对尼古拉教授等人说,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在一本讲‘道、阴阳、墨、法’的书里,就讲过这一幕了。

“季夏之月,鹰乃学习。”

又在草原上绕过几个圈儿后,科考团终于再次返回第七生产队夏日羊牧场。

这时距离大白马的手术,已经过去8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朝一日,长成儿时的自己最向往的样子。】

【墨镜是上海造的,大眼有图】

【“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出自《淮南子》,西汉。原文很长,感兴趣的可搜来读读,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