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全套核聚变技术,三大判据!(第2页)
不过,他还是问道。
“小浩,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在场的都是可控核聚变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你不妨展开给大家讲讲?”
刘建国倒是有些好奇。
这出去一趟拿资料,就有了新的想法?
还是说,徐浩在此前的研究中,就有了突破,只是现在才说出来。
闻言。
徐浩点头,娓娓道来。
“对于可控核聚变,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但是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很基础,但又不得不忽视的问题?”
“可控核聚变真正意思上的实现,如何判定?”
徐浩问出这个问题后,目光从每个人的身上游走一遍。
看到大家脸上有些惊愕,且有些迷惑的表情。
徐浩微微一笑。
他们的反应,也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即使是刘建国,此刻也是有些迷惑,不知徐浩为何突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不待他们开口提问,徐浩率先自顾解释。
“这里我们可以引出三个判据,来判定可控核聚变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第一,劳逊判据!”
“劳逊判据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核聚变早期由威格兰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劳逊提出的……他对定量描述的公式如下:η(1/4efne2?σv?+net/te+pbre
“但现在看来,需要这些判据的加持,我们才能够最准确的得出可控核聚变相关数据。”
“清晰准确的数值,才能让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变得更加透彻和稳定!”
在没有得到[未来科技系统]的奖励之前,徐浩脑海之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思考。
但随着完整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镌刻在脑海中,他对可控核聚变技术,有了全新的理解。
刘建国在徐浩开口说这三种判据的时候,眉头就已经开始紧锁。
不对啊!
在之前与徐浩的交谈当中,他根本就没有提及有这方面的研究。
而且。
看上去,徐浩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甚至有着充足的理论数据作参考。
这正常吗?
徐浩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研究的?
同时。
他听着听着,仔细思考一下,觉得徐浩说的,还真的有几分道理。
刘建国心中正纳闷,徐浩则是突然开口说道。
“刘老,麻烦给我准备一间实验室,还有给我准备一些核聚变相关的材料。”
徐浩的神情,无比认真。
刘建国闻言,顿时一愣。
“材料,你要这些材料干嘛?”
不知为何,他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这讲的好好地,怎么徐浩突然要这些材料。
徐浩淡淡的说道。
“我想试着看看能不能达到核聚变的数值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