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同的态度(第2页)

李复与裴家有嫌隙,裴寂又怎么可能让李复顺顺当当的拿到这个郡王的爵位,那不是给自己,给裴家找不自在吗?

接下来,李渊说什么,裴寂都顺着李渊的话说。

总不能继续跟陛下疏远了。

这段时间,也是让裴寂长了教训了。

一旦不在陛下身边,不与陛下亲近了,他连个在陛下跟前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有些事情有些话,就不能在朝堂上说。

李复的身份被确定下来之后,消息也瞒不住了,从宫中到宫外,全都知道了。

“难怪父皇总是往泾阳县去。”

秦王府,李世民在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般原因。

“既然陛下已经证实了那位小郎君的身份,那他与殿下,也是堂兄弟了。”长孙氏端了汤水,放在了李世民面前的桌案上:“若是不知道还好说,现在既然知道了,总该有些表示的。”

“那观音婢觉得,本王该如何表示?”李世民问道。

“既然是兄弟了,那我就准备一份礼物,然后托人送到泾阳县去。”长孙氏说道:“内宅亲戚之间的走动,交给妾身就好,殿下无须过于操心,若是将来那位小郎君要到长安城来,总归咱们也是要见面的,到时候该登门拜访就登门拜访,或者说是送一封请柬过去,请咱们的这位堂兄弟过府一叙。”

李世民点了点头。

“行,那此事就交给你了。”李世民说道。

“殿下放心就是。”长孙氏说道:“人是咱们父皇找回来的,又是三伯唯一的孩子,父皇肯定是会上心一些的。”

长孙氏话里的意思便是,既然父皇上心,那么咱们就顺着父皇的意思来就是了,反正都是自家兄弟,多走动亲近,也是好事。

“你说的是,我也未曾想到,三伯还有子嗣会留在民间。”李世民感慨一声:“这样是好事,至少,三伯他后继有人了。”

而消息传到东宫的时候,李建成也疑惑。

好端端的,竟然冒出这么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