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带动经济(第2页)

住的环境要搞好,食堂要搞好,甚至白天黑夜,值守的人,也要安排好。

主打一个给工人们创造更好的环境。

而且,这些都投入进去,也会给当地的百姓带来更多的收益。

毕竟,得大量用人,会产生大量的岗位。

李复不仅仅要挣钱,更是要拉动当地的经济形势。

以此来作为一个例子。

到时候李复要在其他的地方做什么事的时候,有这个例子在了,李世民还能不同意?

而且,李复做的这些,将来也不是他的私产。

利益有皇室的一半。

真要是做成私产的话,李复自己也害怕啊。

可以富可敌国,但是不能真的富可敌国。

所以,李复在茶庄逐渐完善之后,就要琢磨着“国有企业”的概念了。

只有将偌大的产业,都与皇室绑定,李复才更安全,将来就算是万不得已要脱身,也能从容上岸。

泾阳王宅,往后不会就只有李复这一个男主人。

他都这么有钱了,可不会想着让自己打光棍。

得娶媳妇啊!

娶了媳妇!那不还得生孩子嘛!

如此一来,阎立德说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家族计,为子孙计。

良久,信写完,李复交给老赵。

老赵去找人送信去了。

李复坐在椅子上,往后面会一靠,长呼一口气。

商队的事情,也初具雏形了,往后,慢慢来吧,也算是解决了一件大事了。

随即,李复还安排了木匠坊那边,寻找好木料,准备做二十套礼盒的事情。

茶叶是现成的,但是东西要提前定制出来。

端午节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呢,不能什么事都到了跟前了再去准备,时间上必然是来不及的。

李复成为东宫太子少傅的圣旨已经经门下省发出了,这官职,也正式落到了李复头上。

李复留在长安这些天走不得,就是得等着这事儿呢。

老阎已经写过几封信给李复,跟他说起庄子上宅子建造的事情。

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日常聊一聊宅子的问题,再说说老宅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