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特别的奏章(第2页)

房玄龄并未不悦,反而唇角微扬,低声自语:"年轻人做事,到底是经验不足,不敢往大了想啊……不过,已经很好了。"

目光落在了最后,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自家小子也在其中,房玄龄眼神里带着笑意。

好小子。

哈哈一笑,合上奏章,朝外走去。

去找杜如晦。

看过奏章,房玄龄明白了太子殿下为什么要将奏章送到自己的手里。

这是要一个首肯啊。

自家后辈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去了。

若是自己和杜如晦不点头,那这份奏章,就会截下,等到同样的奏章下次被写出来,会直接送进宫,送到陛

当然,奏章上不会再有房遗直和杜构的名字。

杜如晦见到房玄龄这么急匆匆来找自己,人也是懵懵的。

方才在两仪殿分开,到这会儿还不到半个时辰呢。

见他手持奏章,面色严肃,笑着询问。

"玄龄兄,何事如此郑重?"

房玄龄将奏章递给他:"太子和几个官员联名所奏,引占城稻种之事。"

“看看吧,有惊喜在里头。”

杜如晦接过,快速浏览一遍,眼中精光一闪:"此事若成,功在社稷啊!"

“末尾还有你儿子的名字呢。”房玄龄提醒道。

杜如晦哈哈大笑。

“这小子有胆量,我很欣慰啊。”

房玄龄点头,他也有这等想法:"走,一同面圣。"

二人并肩而行,带着奏章,朝两仪殿方向走去。

两仪殿外,内侍见房杜二相联袂而来,连忙上前行礼:"二位相公,陛下正在批阅奏章,可要通传?"

房玄龄微微颔首:"有要事禀报,劳烦通传。"

两仪殿内的李世民也好奇。

这两人,何故去而复返啊?

“宣。”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在殿外整了整衣冠,迈步入内。

殿内暖意扑面而来,李世民放下手上奏章,抬头看着两人。

“什么事,让你们两个一块又来这里了?”

房玄龄上前一步,双手呈上奏章:“陛下,臣这里收到一份特殊的奏章,请陛下御览。”

李世民眉头一挑,接过奏章:"哦?有何特殊?”

王德走上前,取过房玄龄手上奏章,转呈给了李世民。

“这是太子殿下牵头上的一份奏章。”

“高明?”李世民眸光亮了亮。

太子已经去庄子上好几天了,也没给自己写封信。

都不知道想念阿耶和阿娘的.......

李世民心里多少有点怨念。

李世民哪儿知道,李承乾这会儿在庄子上忙着给自己的阿娘挣修暖阁的钱呢。

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杜如晦与房玄龄对视一眼,静候圣意。

读到"占城稻"一节时,李世民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面色平静,但是心里已经掀起了巨浪。

这一年得多产多少粮食!

多出来的粮食,能养活多少百姓!

朝廷能增加税收!

有税收,朝廷就富裕了,富裕了,朝廷就能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哪怕是做了皇帝,都是这个道理!

待阅至末尾的人选名单,嘴角微微上扬。

至于中间说水师的部分,李世民一点都不惊讶,朝廷攒钱,攒粮食,后续目标之一就是要建设水师。

他可没有忘记........金银矿的事情。

远渡重洋,也是颇为耗费钱粮。

“恩.......”李世民压下心中的喜悦,微微颔首。

他看出来了,这个法子哪儿会是高明想出来的,必然是怀仁的主意,只不过,他将这个功劳,放在了太子的身上。

先前佛寺的事情,因为自己的参与,打乱了高明的课业。

现在,怀仁这个做老师的,又给学生找事情做了。

不过,找的这件事,自己喜欢。

李世民抬头看向二位宰相:"玄龄、克明,你们觉得如何?"

房玄龄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虽有些细节尚需斟酌,但大略无碍。"

杜如晦补充:"太子殿下考虑周全,既有商队购种,后续又有水师护航,还有试验田做实验,改良种子,可谓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