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借势

水师的建设,本就不是一日之功,拿占城稻的种子,建设水师,这两件事情是一样的重要,并不存在于谁附庸谁一说。

李世民与李承乾父子两人在两仪殿内谈论了许久。

次日的朝会,李承乾是要参加的,从庄子上回到宫中,还是要和以往一样,参与朝政,坐朝听讼,还要开始接见从地方来长安谒见的地方官员,朝集使。

泾阳县庄子上,李复收到了一封来自大安宫的信。

看完信后,李复神色复杂了起来。

李韶抱着孩子在一边,看着自家郎君这般脸色。

“怎么了?太上皇是交代给你什么事情让你去办吗?”李韶好奇问道:“怎么这副表情?”

“太上皇的这封信,是给书院举荐了一个学生。”李复将新建好生收起来:“一个女学生。”

李韶微微挑眉。

“女学生,这不挺好的吗?眼下书院虽然也有女学生,但是数量上不算多,大多数人家还是不会将自家女儿送到书院去读书的。”

“书院里的女学生,九成都是咱们庄子上的庄户人家的孩子。”

李复叹息一声。

“这个女学生可不简单啊。”

“他爹是应国公武士彠。”

“武士彠回长安,将妻女都带来了,他这个女儿明年进入书院读书,也就是要将带回长安的妻女,都留在书院了。”

李复琢磨这事儿呢。

武媚和她母亲,跟武士彠的儿子,甚至是跟武家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不过,这跟泾阳王府没什么关系。

但是这孩子.......

“应国公家的女儿?”李韶稍微疑惑了一下,随即释然。

“那程家和尉迟家的儿子都在庄子上的书院呢,国公家的女儿,也就不稀奇了。”李韶笑道。

“没想到,武士彠为了女儿,还能去求太上皇。”李复感慨。

“我听说武家内部不太和睦。应国公续弦杨氏和她所生的这个女儿,与元配所出的两个儿子关系很紧张。”李韶说道:“听旁人提起过,但是应国公,很是疼爱杨氏所出的这个小女儿。”

"正是如此。"李复点点头,"武士彠这次特意将妻女都带来长安,恐怕也是存了让她们远离家族纷争的心思。"

当然,也未尝不是琢磨着要借势。

在武士彠眼中,女儿再得宠,地位始终是比不上儿子的。

年后他还要回利州,儿子待在身边,妻女留在长安,两边不见面,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纷争,他也能暂时落个清净。

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如果说她女儿顺利入学,将来就算是他不好明摆着护着母女俩,至少,其他人也不敢过分。

“你是担心,会很麻烦?”李韶好奇问道。

应国公家中的事情,不至于会麻烦到书院。

而且,书院开设,也不会怕这点麻烦。

李复摇了摇头。

“麻烦倒是不至于,只是........”

说话间,顿了顿。

“这武家的小娘子据太上皇说,是天资聪颖, 性格顽强,不输男儿.....”

李韶闻言轻笑:"这不是正好?咱们书院本就不拘一格,再者说了,当初夫君设立这书院的时候,也跟庄子上的庄户说过,女子也有读书明理的机会,读书学艺,学的好了,不比男子差。“

“如今庄子上的这些工坊,还有酒楼客栈,也有女子做事的身影不是。”

“比起男子,她们做事,更细腻一些,有些干活的位置,很适合她们。”

李复笑了,继而解释:

“庄子上的女学生,三年启蒙学完之后,大多都是会进入分院,选择学个手艺,将来能为养家糊口出份力。”

“但是武家的这个小娘子不一样,我在想,进了学院之后,要怎么安排。”

“有太上皇的这封书信在,这件事肯定是不能拒绝的。”

“只是希望,这位武家小娘子,能在书院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武媚来书院读书,将来必然不可能跟书院的女学生一样,去学什么算账啊,针线活儿啊,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做工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