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 留在长安(第2页)
冯盎伸手拍了拍冯智戴的肩膀,语气罕见地柔和下来。
“你从小就比智彧稳重,父亲信你。”
.......
元日的大朝会,太极殿中热闹非凡,李复与李承乾他们坐在一起,身边还有其他宗亲郡王。
各地来的朝集使,也坐在了殿中,依照爵位官职,远近不同。
“王叔,那边那位,就是耿国公冯盎。”李承乾悄悄对李复说着:“大朝会就只有冯盎有资格参加,他的两个儿子,没有来。”
李复微微颔首。
在岭南行事,一定是要跟冯家打交道的,若是有冯家相助,在那边不知道能省多少事情。
眼下王府的产业还没有往那边走,所以,与冯家之间关系如何,还不好说。
他们是岭南的地方豪强,生意要是铺到那边去,肯定是会有交集的。
虽然王府的产业暗地里跟宫中也有些关系,但是明面上不是这样的。
“说起来,岭南这个地方,不是很好管理,当初朝廷要派遣军队过去,魏监说岭南多山地,多瘴气,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李复点头。
的确如此。
这年头,说起岭南,未开化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大山之中荒无人烟,便是有村落,也是与世隔绝,各个村落,甚至说是部族之间,相互争斗彼此不休。
也不是不能管,只是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少,派遣官员过去,谁在任上,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冯家盘踞岭南多年,在当地有足够高的威望,能镇得住那里的土着。
冯家在当地能镇得住,也是得益于冯盎的祖母。
大名鼎鼎的谯国夫人、高凉郡主冼夫人,年纪轻轻被推为俚族首领,一生都在奔波着为当地土着接洽外界,发展生产,让族人们读书开智,当年其任大首领的时候,麾下一千多个部落归附。
冼夫人之忠义,功绩,传梁、陈、隋三代,而岭南冯家,继承冼夫人的志愿,一直都是归附中原王朝,维护着统一。
包括冯盎归唐,以及如今他亲自带着两个儿子来长安。
李复在琢磨,自治这个问题,从前朝就有了。
因为朝廷实在是没办法去管控那么多的部族,当地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也就出了冼夫人这样一个人物,才使得上千个部族归顺,将他们整合到一块去。
面对十万大山的无力感,别说是大唐了,一千年以后,也是进去容易出来难。
必定是遇山开山,逢水架桥。
李复看了冯盎一眼。
冯盎有个很有名的曾孙,名气甚至比他都大。
那个曾孙叫.......高力士。
冯盎也在与其他进京的朝集使一同聊天,聊起了长安城的事情。
说起来,来长安的路上,心里还有些惴惴不安,来到长安,见过皇帝之后,也是稍微安定了一些,在大朝会上,听了不少事情,因此心情还算不错。
聊到长安的好东西,也就不得不提起,高价传到岭南的茶叶和酒水了。
到了长安才知道,这两样东西,实在是风靡。
而且竟然还是同出自泾阳王府?
泾阳王?以往还真没听说过这号人物,不过,东西还真是好东西。
到了长安,才知道,还能如此享受。
如此,智戴留在长安,也不算太委屈了他。
给足他钱财,在长安待着,日子随便他怎么过,只要能将正事办明白就好。
与此同时,冯盎也在庆幸,幸好决定留下来的是冯智戴。
大朝会结束之后,李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晚上也没有胃口吃晚饭,洗漱过后直接倒头就睡。
这谁扛得住,一大早起来进宫,一直折腾到下午。
头天晚上还熬了个大夜,回来之后,什么都不想,只想睡觉。
自初二开始,便是各家走动的时候了,可以说是连续好几天,李复都脱不开饭局。
李韶人在长安,以往的好友们,也多有邀约,女眷们聚会,带着孩子也就去了。
男人们凑在一块,吃饭聊天喝酒,女人们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喝酒的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