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神大白 作品

第 372 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三合一啦)(第2页)

而后,铮铮然的箜篌声响起,众人惊而望之,却见湛兮之箜篌,全然不复箜篌宫廷燕乐之华丽端庄而稳重,其声悠扬肆意,若鲜衣怒马少年郎之意气凌云。

湛兮即兴之曲,弹的是秋日,却不见秋之萧瑟与悲凉,唯有欢脱与轻快之声,恍恍然只身于天地造化中,是湖光秋色的静谧悠然,是枫叶如火的满目烂漫,更是谷物丰收的金色海洋……

是无尽充沛的喜悦,如

水一般,自心田弥漫而上,凝聚成汪洋大海!

他的曲子,豪迈,恢弘,喜悦,轻快……似一个意气冲天的少年郎在观天地的同时,也在观众生,而在秋日中,谷物丰收,田地中都是欢庆之声。

太子道:“泠泠箜篌声,如面稻谷风。”

李问真也不纠结自己倒贴了,讶异地扬了扬眉后,笑道:“从前那些读了点书的,吹捧烟花柳巷的女子,总说‘此曲只应天上有’,我不屑一顾……如今看来,原来人间当真有天上之曲!”

二皇子迫不及待地问湛兮,这一首叫什么名字。

湛兮沉吟了一下,说:“就叫《秋颂》吧!”

自宋玉《悲秋》以来,文坛总以悲凉为秋之意境,然湛兮此举,却是完全不同往常。

只是,悲也好,喜也好,憎命达,都是人的情绪处境罢了,天地造化又有什么悲喜呢?

******

就在他们准备开饭时,忽然听到不远处对面山腰上,有个女子在挥着手,扬声在打招呼:“喂~前面的,是你们在弹曲子吗?”

湛兮本已经打算叫人收起箜篌,见状停了下来,看向了对面。

沈奎以手做喇叭:“是我们在弹,怎么啦?”

对面穿着粗布麻衣的人似乎回头说了什么,又跑来了好些人,男女老少都有,他们语速飞快地讨论着什么。

原先的那个女子便又高声喊道:“你们弹得好喂!我们也会唱歌!听了你们的曲子,我们唱歌给你们听……”

杨锏听了也来了兴致,高声叫他们唱。

说罢,他们便唱了起来——

“嘿~打枣咯喂~秋天的枣哇,大又甜咧……”

这一开嗓,声音清脆,曲调高昂,山野应和着那悠扬的声调。

可这内容……却把众人都惊了,他们傻眼了似的待在原地没有反应。

怎么说呢,他们……还没听过,如此“民间”、“乡野”的小调。

湛兮看向对面山上硕果累累的枣树,心道此曲若有名字,或许该叫《打枣歌》。

他们这一行人素质还在线,欣赏不

() 了,也是只疑惑地面面厮觑或挠头,到没有当场笑出声来,而后鄙夷他人的。

湛兮侧首仔细听了听他们的歌唱,待换人接第二遍时,湛兮的手轻快地拨动了起来……

而后,箜篌唱出了与他们一样的曲调。

对面的老百姓眼睛都亮了!

有了湛兮的应和,他们更卖力地唱着嘹亮的打枣之歌。

******

那群村民对湛兮居然能够欣赏他们自创的打枣歌感到非常欣慰!

瞧瞧,瞧瞧那群小伙穿的,比县太爷还好呢!

那么金尊玉贵的小少爷都能认可他们的打枣歌,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超厉害的!

一个高兴之下,对面派来了几l个小伙子,抱着满怀的枣子,要送给湛兮他们。

神策军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湛兮道:“收下枣子,昨日猎的那头山猪和那些野兔,叫他们拉回去,自己分了。()”

那几l个青年疯狂推脱。

推脱不掉,只能惊喜非常,千恩万谢地带着湛兮的馈赠,走了。

湛兮有时候莫名感觉这些淳朴的老百姓就像是野生傻狍子,会双手合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_[”的那种……

而他呢?

他是非法投喂野生动物的法外狂徒。

******

事后,众人对湛兮为何能欣赏那般……唔,不入流?上不得台面?呕哑嘲哳的山歌感到非常疑惑。

要让他们评价,他们都无法违心说一句好听,只能模棱两可地说——

“别有一番滋味。”

二皇子思索了一番,说:“虽然听起来说不上好听,但是你们没发现吗?他们唱歌的曲调,和山阿之间的回声,是相互应和的。”

声音的层次递进,曲调的婉转,与所在环境完美融合,这是大自然的声音,也是他们劳动的成果之一。

如果这不是艺术,那什么是艺术?

太子说:“风、雅、颂,各有其可取之处。”

湛兮颔首,笑道:“青雀和於菟说的不错!阳春白雪有阳春白雪的美,下里巴人自然也有下里巴人的美。”

******

他们这样一路游山玩水回去的后果就是——

“哟!还知道回来,再晚一些,树人书院都要放年假了!”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就连外公都学会阴阳怪气了。

湛兮无奈地叫众人解散,末了还抓着上官无病那几l个小的吩咐:“我交代给你们的事,你们可得记着,不许忘了。”

这可是关系到他的冬季任务呢!

不错,刚踏入雍都,湛兮的冬季任务就激活了,一个没什么难度,但湛兮懒得亲自动手的任务—

阻止树人书院内的各种霸凌行为。

“放心,不是什么大事。”杨锏也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好。

树人书院有太

() 多权贵子弟了,谁也不服谁,有矛盾很正常,而其中不少靠实力考进去的平民子弟,就更容易成为炮灰了。()

虽然现在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已经臻于完善,但湛兮觉得为了树人书院的长久之计,针对那些叫人吃尽苦头而难以诉说的霸凌现象也该有明文规定,一旦发现,许以重罚,则威慑与敬畏即成。

⒇萌神大白提醒您《团宠小国舅》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无论是何事,都该是“有的放矢”的,刚好叫沈奎他们几l个去深入调查这类现象,乘机再让院规更加完善。

而这一次的奖励,则是番薯的种植计划书。

湛兮垂下眼眸思索了一番,如无意外,按照辅助系统这样的“配套玩法”,那么来年春天的任务,便是番薯的下落了。

辅助系统……它真的,我哭死,它对种田,是真爱啊!

******

众人各回各家,二皇子和太子向湛兮挥挥手,回紫微城了,而湛兮被谢灵云抓走了。

为了不被谢灵云问责为何归来延误那么久,湛兮直接先发制人,问起了他蔡老板为他寻“风水宝地”之事。

谢灵云有些尴尬,放弃问责湛兮带孩子玩疯了归期一拖再拖之事:“小蔡怎么那么管不住嘴!”

“外公您别想瞒我,快说说怎么回事,是祖坟出什么事儿了吗?”湛兮问。

“祖坟没事儿,”谢灵云叹息着捋了捋胡须,“就是吧……老夫不想埋进祖坟。”

湛兮追问:“为什么?”

谢灵云有些躲闪,但躲不过去,只能实话实说:“哪怕是黄泉之下,老夫也只想与你外婆过老两口的日子,不想在祖坟里和一堆祖宗挤挤挨挨、吵吵闹闹地过日子,闹心呢!”

湛兮本寻思着这理由有点怪异,但灵光一闪,他又反应过来了……

这是因为谢灵云“无后”,他生前面对天下非议而不动如山,但或许心底里还是遗憾和心虚的。

他们相信死后是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不愿意自己死后,还带着妻子被各路老祖宗谴责。

故而,为了过上“清净”的老两口的生活,他想要另外择选一块风水宝地。

谢灵云都是能自己开族谱的猛人了,湛兮觉得不入祖坟根本无甚所谓。

毕竟有些人能耐到,不是他以入祖坟为荣,而是祖坟该为有他而荣耀!

不过谢灵云的心结……

湛兮拍了拍老头的肩膀,贴心小棉袄一般地安慰:“没事的外公,船到桥头自然直,若遇见有合适的人,他也愿意的话,我便直接将他记在您和外婆名下,谢氏不会断在你这儿的。”

有了湛兮的保证,谢灵云的心,更安定了。

******

日子一天天的过,春去秋来,年复一年。

永明十一年春,玉米的种子分派到大雍十五道,与种子同行的,还有种植指导小组。

同年夏,善水公主终于抵达了吐蕃,器宗农赞极为重视,亲率群臣到柏海迎接公主。

谒见大雍使者

() 时,器宗农赞行子婿之礼。

与公主同返吐蕃王朝之都城逻些后,器宗农赞即刻宣布要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为追随公主而来的僧侣在吐蕃各处新盖寺庙,大力支持弘扬佛法。

湛兮觉得上面的内容很多都是真的,但“到柏海迎接公主”有水分,如果不是大家都装聋作哑,他应该是到大雍雍都外迎接的公主,啧!

永明十一年秋,石青竹带回了土豆和辣椒的种子。

在土豆再次成立基地钻研时,她也再次背井离乡,去寻找番薯。

永明十一年冬,古法水泥与铅活字印刷术传遍大雍,道路的平整令商业繁茂,印刷术的进步令知识的传播迎来了热潮期。

……

******

永明十二年春,永明帝终于将云生月调回雍都,任正四品下尚书诸司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