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饭 作品
第1149章 灰河区访谈记(一)(第3页)
芙宁娜那边似乎并没有头绪,根据那维莱特传过来的消息,这位水神大人貌似不想和自己单独见面。
不应该啊,自己不是把她哄的很开心吗?怎么会连一面都见不到。
苏均不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谕示裁定枢机里面的意识绝对和芙宁娜有很深的关系,是从芙宁娜创造谕示裁定枢机开始就诞生的吗?
摇摇头,想了好一会儿总感觉少了一个或者几个很关键的线索,硬是串联不起来。
“唉……”
叹了口气,只希望预言来的不要那么早吧。
苏均也暂时不去想这件事情,把视线投入到了自己眼前的《哈姆雷特》上。
作为公认的莎士比亚艺术性、文学性最高的作品,《哈姆雷特》从来值得。
它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一样,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色彩最浓重的就是爱情,或者说当初莎士比亚在创作的时候本就是为了描述这种爱情底色。
可《哈姆雷特》它最大的底色不是爱情,也不是简单的复仇,硬要说的话应该是“命运”。
当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所诞生出来的作品,同样脱离不了时代所赋予的色彩。
独特的人文主义永远是苏均所追求的,正如《哈姆雷特》一样,这个时候处于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
就像是剧中哈姆雷特的命运一样,从丹麦王子到父亲死亡、母亲又嫁给叔父、得知真相……
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自然是一种乐观和浪漫,但苏均推崇又不完全推崇这种人文主义,他所期望的从来是来到提瓦特大陆之后进一步的“人文主义”,这是融合了前世人类大量先进思想的“人”。
毕竟和中年的莎士比亚一样,苏均也要发出一声感慨: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