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定东北
黑衣肃慎被灭。墨徐无被俘虏之后,被熊大手,从茨原乡,沿着夏日北海岸,来到了黑龙江入海口——满泾口。
在这里,燕国设置了一个海港,同时这里也有船坞,但造的并不是什么大船,而是一些驳船。
作用无他,就是给燕国境内大兴土木提供木材。
没错,燕国境内的部份大木,并不是用幽州的木材,而是直接从东北拉。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力。
甚至要不是因为辽泽还没开发完全,辛屈甚至都想开始测绘三江——辽河运河呢。
只有将东北所有水系,与渤海湾联系在一起,燕国才能完成实际上的东北控制权。
不过最终,这种念想被辛屈按住了,东北人口太少了,很多地方还没开发呢,就算想要开挖运河,也得一点点吃下来。
又不是跟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样,早就已经集满了部族。
这几个地方,可是有近三百万人口呢!
运河挖掘也不难,夏商两朝也都对黄河水道进行疏浚,再加上如今还不是地上河,只要对几段河道进行勾连,隋唐大运河就能提前千年现世。
这才是根基所在。
至于东北。
留给后来人吧。
不过东北这边,熊大手在满泾口召集了所有白衣肃慎的族长、长老来参加燕国的“忌邪大典”。
就是针对“长生天”神话进行正本清源的典仪。
同时这也是燕国安北将军府的新驻地。
辛屈之前想了很久,原本想要将安北将军府,安置在后世的哈尔滨,因为这里是内外东北的地理中心,对四方的距离也是几乎均等的。
都是将近一千公里。
但随着茨原乡的设立,以及满泾口的探查报告发回来。
辛屈最终选择了走明朝的路数。
沿着入海口、河道设立屯所,然后控制东北的贸易,并为之后移民与兼并做准备。
东北的肃慎各部邦国化已经开始了。
现在的燕国直接跳出来接管他们,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动荡,而且如今是温暖期,只要排水设施跟上,本地完全可以成为粮仓。
一百年的时间,足够燕国完成对东北的内藩化。
至于东北会不会出现异族?辛屈揉了揉腰子,决定再加班几个姑娘,再生几个儿子。
东北他不打算留给外人了,大部分好地方就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
彻底将幽燕辽东连成一片。
作为北京为首都的国家,东北、朝鲜的战略安全,是真的能影响颇大。
除了丢给儿子们,加速本地的同化之外,辛屈也确实没有别的好办法。
不过在那之前,安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都必须对本地形成压倒性的军力优势。
总之,忌邪大典很快召开。
众人看着熊大手将墨徐无祭典在忌邪大典与满泾卫城的建设奠基仪式上。
一时间感觉到遍体生寒。
随后,每个臣服在燕国的邦国,被迫贡献族人一百到五百不等,来到满泾口,为燕国的满泾口建设发光发热。
至于能不能不来?
熊大手看了一眼没来的名单,笑吟吟的与众人说:“既然是不愿意臣服燕国的势力,那就灭了吧。诸位不是担心奴隶不够吗?与我一同出兵,我安北将军府只取一半的奴隶与收获,剩下的一半谁抢到归谁。”
白衣肃慎的盟友、方伯,看到了熊大手和善的表情,也讪讪跟着笑了起来。
然后回去,带上丁壮、干粮,自带武器跟着熊大手去打这些不来的部族了。
若是以前,熊大手这么说,大家伙肯定不会来。
因为大部分白衣肃慎,都是渔猎、穴居,居无定所,对方铁了心想要搬迁部落,大家伙是根本找不到人的。
可现在呢?
燕国的农业技术传来了一些,还有辛屈选择了水稻作为东北的农业传播核心。
水稻这玩意儿,可是很挑地的。
需要水、需要相对平坦、需要持续不断的改造水田,并且数年不得搬迁。
这就不是游耕、渔猎能解决的了。
于是乎,这群人,有了固定的居所。
而有了固定居所,熊大手他们一抓一个准。
不来的邦国,当年就给灭了一干二净。
人口、财货、米粮,熊大手拿一半。剩下的一半分给这些藩属,然后这些藩属又将奴隶送来满泾口作为满泾口的建设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