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将若之何?(第2页)
“以黑矟右营督军赵玮为行营留守,与黑矟中营分镇燕、北平二郡,若有贼人翻越山岭突入幽州,则厉行镇压。”
这是天子的命令,一是担心有鲜卑人穿越燕山中的孔道,突入幽州制造混乱,更担心后方有人叛乱,故留两部禁军一万二千人震慑,二是担心意外
“禁军其余诸部、左右羽林卫、左右金吾卫、右飞龙卫离开北平,携战车进驻卢龙、凡城,等候命令。”
此部总计战兵三万余人,是此战的绝对主力,辅以河北镇兵、幽州杂胡、豪族部曲转运资粮,由李重亲自统率。
“给冀州传讯,报予天子知晓。”
下达完所有命令后,李重便挥了挥手,自去休息了。
他一点不着急。
如此声势的大军,最忌讳的就是自己乱起来。自己不乱,主将不慌,又都是厮杀多年的老兵,敌人拿什么来打?
******
四月二十五日,邵勋只用了四天便收到了李重发来的军报。
他没有反对。
李重是招讨使,拥有全权,这些是“通报”,而不是“请求”。
这一天,他正在彰武郡境内,四万步骑浩浩荡荡开往漂渝津。
二十六日,途中接到了东莱行营招讨使徐朗的奏报:该部定于四月底渡海,将从江南调来的数千北府兵及青徐豪族部曲兵总计万余人输送到辽东。
这个目的其实是为了解放出野战能力相对较强的左飞龙卫府兵及黄头军第一营。
他们移交驻防任务后,便可以配合慕容仁部北上,尝试收复襄平等地。
邵勋一看落款是四月二十日,便知东莱行营的行动已近在眼前。
现在就只剩下以邵慎为统帅的草原行营了。
邵勋想了想,亲手写了一封书信,着快马送往平城,令拓跋鲜卑发兵,汇合单于都护府帐下精骑五千、义从军万人、幽州突骑督二千、平城侍卫亲军三千、高柳、红城、武周三镇步骑八千、板楯弩士三千、凉城兵二千,总计八万余人,驱赶牛羊向东,进入宇文部牧地。
五月牧草茁壮生长,正是草原行军征战的好时机。
“动用这么多人,今年草原上赏赐就要发不少了吧?”宽大的马车之上,羊献容皱着眉头说道。
“到时再说。”邵勋笑道。
他当然认可羊献容的话,打仗不是无中生有,首要便是后勤。
草原上出动那么多人,至少要动用上百万头牲畜,分十余路进兵。
不是场地不够宽走不开,而是这么多牲畜必须要分散得很开,不然前面的牲畜过境,把牧草一扫而空,草还没来得及长呢,后一批又过来了,岂不要饿死?
这种迁徙式的作战很讲究方法的,而且危险性也很大,尤其是战败的时候。
邵勋记得后世唐代关中西半部分吐蕃人多得要死,往往都是他们喜欢一波流打法,先把男女老少迁徙到附近,带着帐篷、牛羊及奴隶(各种族属,甚至有中亚人和南亚人)夏天在青海放牧,秋天就赶着牛羊马驼来关西,然后攻打关中,赢了大抢特抢,输了就向凤翔、泾原、邠宁等藩镇投降,老弱妇孺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