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 作品

第八章 风化(第3页)

邵勋微微颔首。

淮南这地方,一旦南北对峙,很容易被搞成无人区。说难听点,鲜卑人只要适应了淮南的气候,当地简直是绝美的“草场”。

“我离开之时,张督从江南调了上万世兵自采石矶渡江北上,应该是要整治这帮无法无天之辈了。”冯八尺说道:“当地本有良善百姓,骤然来了这么多胡人,一个个修土墙自保,若不管治,民风定然彪悍狂野,久之恐有匪患。”

“高句丽人如何?”邵勋问道。

“臣北返之时,在寿春、西曲阳二县之间看到过高句丽人,据闻他们还算老实,好管治,会种地。”冯八尺说道。

“和朕料想的差不多。”邵勋说道。

历史上唐朝灭高句丽唐高宗将其贵族、百姓内迁,主要安置在江淮、山南东道(湖北及河南南部),而之前李世民也往淮南安置了大量高句丽百姓。

与之对比,唐人又将俘获的突厥人大量安置在申光蔡唐邓等州,即河南南阳、信阳、驻马店一带,即所谓的“淮西”地区,与六安、凤阳、盱眙、淮安这些“淮南”(又称“淮东”)地区相对。

淮南的高句丽人几乎没造成什么威胁,慢慢融入汉人群体之中了,但淮西的突厥人却没那么好消化,以至于把当地风气都带歪了,胡汉杂居、互相通婚融合之后,民风彪悍,好勇斗狠,经常白天种地、晚上当贼,甚至集体坐船跑到江西抢劫,再大摇大摆跑回来,实在让人头疼。

不过唐人真没怎么管淮西突厥,他们甚至在南阳放牧,“以弋猎为生”,过于放任了。

邵勋还是准备管一管的。

此时听到冯八尺讲述的当地情况,便不再犹豫,决定檄调南方最能打的荆州世兵东进,协助张硕管治这帮家伙。

先后送过去高句丽、扶余、鲜卑之众七八万人,幽州那边甚至还有人没来得及南送,再不管管真要乱了——从西到东,弋阳、安丰、浔阳、庐江、淮南、临淮、广陵七郡皆有安置。

仔细想想,氐人、羌人、卢水胡、五水蛮、白虎夷、鲜卑、匈奴、乌桓、扶余、高句丽再加上本土汉人,好家伙,民族大熔炉,将这块人烟稀少的地区几乎要填满了。

他可不想以后江淮之间出现一个“蔡贼”群体,猛是够猛了,治安差啊,脸面也不好看。

想到这里,他决定待六月淮南府兵设立完毕后,将八个军府整编为右天武卫,以老将祖约为右天武卫将军,常驻合肥,厉行风化改革之事,非得把这股歪风邪气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