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珩 作品

第877章 多少限制了呀(二合一)(第2页)

有人问旬佳宏:“旬主任,这个病症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家仔细看着就是了。”旬佳宏张了张嘴,他正在思考呢。

“陈医生......”

主持人将最后的希望投向一直沉默观察的陈阳:“您的看法是?患者这‘真寒假热’、‘内真寒外假热’的矛盾症状,根源到底在哪里?该如何破解?”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陈阳身上。

演播厅安静得落针可闻,连李女士粗重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观众席上的观众也都一声不吭,所有人都期待的看向陈阳。

这会儿画面也给了观众们一个特写,看节目的所有人都能看到观众们脸上的真实反应。

陈阳面色平静,目光清澈,声音沉稳地穿透寂静:“诸位前辈的分析都有道理,但关键点在于,我们必须透过表象,抓住疾病的本质——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此为‘戴阳证’!”

“戴阳证?!”

沈秋云和何慧敏几乎同时低呼出声,眼中爆发出醒悟的光芒!

赵海林和孙明德则一脸愕然。

“正是!”

陈阳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走到李女士身边,并未立刻解释,而是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动作。

只见陈阳伸出自已的手背,轻轻贴了贴李女士那异常红烫的颧骨部位,停留几秒,然后迅速收回。

“证实了自已的猜想......”

陈阳同时对主持人说道:“你也过来摸一下,多停留一会儿?”

主持人是一位女性主持人,闻言,主持人疑惑地凑近看了看,又小心地用手指碰了碰陈阳刚才手背碰触的地方惊讶道:“咦?刚开始觉得烫,之后觉得.....是温的?没那么烫!可李女士的脸明明看起来那么红!”

“没错!”

陈阳目光如炬,看向李女士:“李女士,您自已摸摸您的脸,是不是感觉皮肤很烫,但摸久了,反而觉得这‘热’是浮在表面的,里面并不热,甚至…有点发凉?”

李女士依言,用自已冰凉的手摸了摸滚烫的脸颊,感受了一下,猛地点头,声音带着颤抖:“对!对!医生您说得太对了!就是外面摸着烫手,可我自已感觉…感觉这热是虚的,里面是空的,是凉的!就像…...”

“就像快烧完的炭火,外面一层红灰看着热,里面早就冷了!”陈阳笑着补充道。

“对,就是这样。”李女士点了点头。

陈阳这个比喻简直就是她亲身感受的描述,瞬间击中了要害!

“身大热而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陈阳缓缓道,说的是《伤寒论》第11条原文:“李女士自觉燥热、面红如妆、口干欲饮,看似一派热象,但她渴喜热饮,饮亦不多,且身畏寒甚,肢冷如冰,脉沉细欲绝,舌淡胖嫩!这红热之象,绝非实火,而是体内阴寒太盛,将残存的一点微弱阳气逼迫、格拒到体表、头面所致!如同残灯将灭,最后回光返照的那一点光亮和余温!此即《伤寒论》少阴病篇所述‘里寒外热’、‘格阳’、‘戴阳’之危候!若再误用寒凉清热,便是促其阳亡!”

一席话,如拨云见日!

沈秋云和何慧敏激动得连连点头!

赵海林和孙明德则如遭雷击,冷汗涔涔而下!他们刚才差点就开了滋阴清火的方子!那无异于杀人!

“那…那该怎么办?”李女士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希望。

陈阳笑了笑,笑容给了李女士安慰,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当此阴寒内盛、残阳浮越、生死攸关之际,非大辛大热、破阴回阳、通达内外之剂不可!《伤寒论》有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此证虽无下利,但阴寒格拒、真寒假热之本质无异!故当以通脉四逆汤原方,力挽狂澜!”

说着陈阳提笔,很快在处方笺上写下了药方,同时陈阳的药方也显示在了大屏幕上,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看到。

淡附片30克(先煎2小时) 干姜45克 炙甘草30克

葱白4茎(后下)

童便一杯为引

“附片三十克?!”

孙明德下意识的失声惊呼,脸色也变了变:“陈医生,这…这剂量…太猛了吧?”

赵海林也声音发颤:“是啊陈医生!寻常附子用量不过十克左右,这…这翻了三倍啊!还有这干姜四十五克!这…这是火神派的霹雳手段啊!风险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