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攀登 “珠峰”(下)(第3页)
后壁连续缝合完成,陈阳开始处理前壁。
陈阳首先在前壁 “6 点” 位置(预计张力最大处),缝合一针关键的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打结后,有效分担了大部分纵向张力。
然后,在 “6 点” 与 “3 点”、“6 点” 与 “9 点” 之间,各缝合一针单纯间断缝合作为 “锚定点”,确保血管壁的精准对合。
最后,从 “3 点” 锚定点开始,向 “6 点” 方向进行短距离连续缝合;再从 “9 点” 锚定点向 “6 点” 方向连续缝合。
整个吻合过程,如同在米粒上雕刻花纹,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极致的精准和稳定。
陈阳的额头渗出了更多的汗水,护目镜上好像都蒙上了一层薄雾,但他的手却始终稳如泰山,没有丝毫颤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针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
当最后一针穿过,陈阳打了一个牢固的外科结,将线头剪短。
整个门静脉吻合口,如同一条精致的项链,完美地连接了两个血管断端!
“松开阻断带!” 陈阳下令。
钟东阳先松开 B 点远端的阻断带,再缓慢松开 A 点近端的阻断带。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着吻合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秒钟后,随着血流的恢复,原本苍白的吻合口及其远端血管,迅速被鲜红的血液充盈,重新恢复了饱满的形态和微弱的搏动!
“通了!” 观摩室里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呼声。
显微镜下,吻合口光滑平整,没有明显的渗漏,血流通过顺畅,没有湍流!
陈阳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这一步,成了!
门静脉吻合的成功,如同在崎岖的山路上打通了一条关键隧道,为整个手术的胜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但攀登 “珠峰” 的征程尚未结束,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
“接下来处理肝动脉和胆道。” 博格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后的坚定。
肿瘤不仅侵犯了门静脉,对肝动脉左支(LhA)的压迫和浸润也同样严重。术前评估显示,右肝动脉(rhA)代偿良好,足以供应右肝及部分左肝残余组织的血供。
“离断肝动脉左支。” 博格在仔细探查后,做出决断。
陈阳协助暴露术野,钟东阳精准地分离出 LhA,双重结扎后,予以离断。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造成额外损伤。
处理完血管,手术的焦点转向了同样受损严重的胆道系统。
肿瘤侵犯了左右肝管汇合部,并向右肝管(rhd)近端蔓延了约 0.5 厘米。
“需要进行右肝管成形 + 肝管空肠吻合。” 博格指着胆道断端,“右肝管开口有狭窄,必须进行整形,才能保证术后胆汁引流通畅。”
这又是一项精细活儿。
陈阳与博格配合,将右肝管断端的瘢痕组织和受侵犯的边缘仔细修剪掉,形成一个相对宽大、整齐的开口。然后,用 5-0 可吸收缝线,将右肝管的前壁和后壁进行适当的纵行缝合,扩大管腔直径,完成 “胆道成形术”。
成形后的右肝管开口直径约 1 厘米,足以保证胆汁顺利流出。
“准备行 roux-en-y 肝管空肠吻合。” 博格道。
这是处理复杂胆道损伤或切除后的经典术式,需要游离一段空肠,旷置十二指肠,将其与肝管断端吻合,重建胆汁引流通道。
钟东阳经验丰富,负责游离空肠和构建 roux 襻(肠襻),操作熟练高效。
而胆道与空肠的吻合,则由博格主刀,陈阳辅助完成。
他们采用的是 “单层连续缝合” 技术,使用 4-0 可吸收缝线,从胆管后壁开始,将空肠黏膜与胆管黏膜精准对合,确保吻合口无张力、无扭曲。
“检查吻合口是否通畅、有无渗漏。” 陈阳建议。
一根细小的硅胶管被小心地插入吻合口远端的空肠,注入少量生理盐水。
“无渗漏!” 钟东阳仔细观察后报告。
至此,肿瘤切除、血管重建、胆道重建这三大核心步骤,全部顺利完成!
二合一章就不分开一起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