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大唐双龙传(道)(第2页)
双手捧着卷轴,步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走到易华伟身后一步之处,躬身奉上:
“圣……公子,《天魔大法》在此。”
易华伟随意地伸出右手。那卷轴仿佛被无形之力牵引,轻飘飘地落入他掌中。他甚至没有立刻翻阅,只是随意地掂量了一下,便将其收入袖中,仿佛收起的只是一卷寻常书册。
“说说吧。”
易华伟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掌控一切的审问意味:
“阴葵派,如今还剩几斤几两门内宗师几人核心弟子几何势力渗透何处又有何掣肘我要知道,这柄‘基’之刃,是否还堪一用。”
祝玉妍心头再次凛然。对方这是要彻底摸清阴葵派的底细!她不敢怠慢,更不敢有丝毫隐瞒。灵魂烙印的存在,让她本能地感到任何欺瞒都无所遁形。她迅速整理思绪,以最清晰、最客观的语气开始陈述:
“回公子,阴葵派自妾身以下,宗师之境……唯妾身一人。”
她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若非今日被强行推入第十八重,她亦算不得真正圆满的宗师。如今虽达至境,却是在对方掌控之下。
“长老级人物,尚有三人:云长老(云霞真)坐镇巴蜀,联络当地豪族与独尊堡解晖,影响力主要在蜀地;霞长老(闻采婷)常驻洛阳,与王世充多有往来,负责打探朝堂与江湖动向;旦梅长老……负责总坛日常事务及部分弟子教导,居于关中秘地。”
祝玉妍顿了顿,补充道:“此三人,皆未达宗师之境,实力约在江湖一流顶尖。”
“核心真传弟子……”
她脑海中闪过那个精灵古怪的身影:“唯绾绾一人,天赋卓绝,得妾身真传,天魔大法已至第十六重巅峰,假以时日,必成宗师。其智计百出,尤擅布局人心,目前主要在江南一带活动,为门派探路、吸纳资源、清除障碍。”
“内门弟子,约有二十余人,散布各地,负责情报传递、据点经营、外务执行。外门弟子及依附势力,则数量众多,但多为耳目爪牙,难堪大用。”
“势力方面…”
祝玉妍语速加快,力求详尽:“核心据点有三:一在关中秘地,乃总坛所在,最为隐秘;一在巴蜀,依托云长老经营多年;一在洛阳,借霞长老与王世充关系,渗透颇深。此外,在江都(扬州)、竟陵、襄阳、长安等要地,皆有秘密据点与产业,主要用于情报收集、人员中转与财货流通。江南一带,因绾绾近期活跃,亦有布局。”
“至于掣肘……”
祝玉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与无奈:“慈航静斋与其扶持的代行者,尤其梵清惠及其弟子师妃暄,是我派死敌,处处针锋相对,是最大的外部压力。”
祝玉妍一口气说完,微微喘息。她感觉自己在易华伟面前,仿佛被彻底剥开,再无任何秘密可言。这份前所未有的透明感,让她既感屈辱,又夹杂着一丝诡异的……如释重负仿佛将这副沉重的担子,交予了一个真正能承担的存在。
易华伟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船舷。湖面微风吹拂,带起他月白衣袂。
“一人宗师,三长老,一真传,二十内门……”
易华伟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比本座预想的,还要凋零几分。”
“你们许久没见,应该有很多话说…,本座一会回来!”
扫过一旁紧张注视的单美仙母女,向单美仙微微颔首,身影便如融入水光般,无声无息地消失在画舫之上,只留下湖面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噗通!”
不远处,又是一尾金鲤跃出水面,鳞光闪耀,划破平静的湖面,随即没入深水,只留下圈圈扩散的涟漪。
“娘亲!……”
单美仙看着母亲失魂落魄又带着一丝新生的复杂模样,再望向易华伟消失的方向,心中亦是波澜起伏,难以平静。西湖依旧波光潋滟,但今日之后,她们的世界,已被彻底改变。
西湖之畔,孤山绝顶。
易华伟的身影如一片流云,无声无息地飘落在一块被风雨打磨得光滑如镜的磐石之上。脚下是烟波浩渺的西湖,画舫如豆;远处是沉睡的临安城郭,灯火阑珊。夜风带着水汽拂过,吹动他月白的衣袂,却拂不动他此刻沉凝如山的心境。
他没有立刻拿出那卷非丝非帛的《天魔大法》正本,只是负手而立,目光穿透夜幕,仿佛在丈量这片天地,又仿佛在回溯着某种贯穿时空的脉络。方才在画舫上,他看似随意掂量便收入袖中,实则神念早已如无形之手,将那卷轴蕴含的玄奥气息尽数捕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