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大唐双龙传(魔门正统 下)
为何世人(包括魔门)更看好宋阀?其一,地理优势。
岭南地处偏远,易守难攻(五岭阻隔),拥有天然的屏障。中原战火一时难以波及,宋阀可以稳坐钓鱼台,从容发展。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安全系数极高。
其二,实力雄厚且稳固。
宋阀经营岭南数代,根基深厚无比。宋缺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刀手,个人威望极高,家族内部高度统一(不像李阀有潜在矛盾)。岭南物产丰富,兵精粮足,自给自足能力极强,无需像李阀那样担心后勤或被封锁。
其三,道义包袱小。
宋阀与隋室关系相对疏远,没有李渊那种皇亲国戚的沉重身份包袱。宋缺本身就有极高的独立性,起兵或割据在道义上更容易被理解(保境安民或争霸天下)。
其四,领袖魅力与潜力。
“天刀”宋缺的绝世武功和领袖气质,让无数人相信他拥有争夺天下的实力。在乱世初期的浑沌中,一个稳定、强大、领袖魅力超凡的势力,自然比那个被突厥威胁、还在“装忠臣”的北方门阀更令人瞩目和看好。
易华伟之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形势下依然高度评价李阀(特别是李世民),正是因为他超越了当时世人的局限认知(马后炮):
第一,其地理优势。太原(晋阳)是进入关中的跳板,而关中(长安)是王霸之基(四塞之地,天府之国)。李阀占据了争夺天下最关键的战略支点。宋阀虽稳,但偏安一隅,进取中原路途遥远,成本高昂。
第二,易华伟能看到李渊表面“忠厚”下的政治智慧,懂得在初期用“忠义”麻痹对手、争取时间整合力量、等待最佳时机的重要性。这种隐忍恰恰是枭雄特质。
第三,李世民的核心价值。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易华伟深知李世民拥有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政治眼光、用人胸襟和领袖魅力。他能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创造奇迹(如后来的浅水原之战破薛举、柏壁之战灭宋金刚刘武周、虎牢关一战擒双王)。李阀的困境,恰恰是李世民展现其逆天改命能力的舞台。李世民的存在,让李阀拥有了最高上限。
李渊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这个集团虽然隋末有所衰落,但在关中和河东地区仍有深厚潜势力。一旦李阀进入关中,很容易获得这个强大集团的支持,迅速稳定局面。这是宋阀(代表南方士族)难以比拟的地缘政治优势。
在易华伟看来,李阀面临的突厥威胁、刘武周问题,虽然危险,但也是整合内部、磨砺军队、树立威望的契机。解决了这些近患,李阀的后方才能真正稳固,军队才能成为真正的百战之师。
隋炀帝刚死时,李阀确实处境尴尬且危险。外有突厥、刘武周等强敌压境,强邻环伺。
内有身份束缚、力量尚在整合、资源紧张、战略需要谨慎的矛盾。
在世人眼中,远不如稳如磐石、领袖魅力超凡的宋阀更有“冠军相”。
但在易华伟(通晓历史)的视角下,李阀当前的困境恰恰是磨砺与整合的必经过程,渡过之后便是海阔天空。投资一个拥有“逆天改命”能力的未来真龙,就是投资一个通往帝国核心权力的最佳路径。
祝玉妍、单美仙、单婉晶祖孙三人侍立一旁,气氛凝重。阴葵派如何在这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立足、攫取利益,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祝玉妍思索片刻,打破了沉默,试探着开口:“公子,如今昏君授首,神器无主,正是群雄逐鹿之时。依妾身浅见,岭南宋阀,坐拥天险,兵精粮足,‘天刀’宋缺武功盖世,威震南疆,更无李渊那等皇亲国戚的尴尬身份,进退自如,实乃当今天下最具气象者。我阴葵派若欲有所图谋,宋阀是否…?”
单婉晶也觉得姥姥说得有道理,眨着大眼睛看着易华伟。
易华伟缓缓转过身,没有直接反驳,反而轻轻颔首:
“你所言,确是世人眼中所见。李渊身份尴尬,是枷锁,亦是伪装。他此刻越是隐忍,越是表现得像个‘忠臣’,越能麻痹杨广旧部,越能争取那些尚存隋室幻梦的士族观望。这顶‘忠臣’帽子,戴得越稳,他暗中积蓄力量、串联关陇旧部的动作,才越不易引人警觉。待他寻得一个‘被迫’或‘尊隋讨逆’的体面借口,振臂一呼,其势将远超那些草莽出身的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