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丑 作品

第965章 大唐双龙传(指点 上)(第3页)

“天刀俯首”!

这四个字带来的震撼,远比任何盟约本身更加强烈!它昭示着一个旧时代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一个以“天道盟”为核心,笼罩着无尽神秘与恐怖实力的新时代,正以无可阻挡之势,降临在这纷乱的天下!

天下,为之震惊失语!各方势力的棋盘,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彻底掀翻!

………………

客堂。

易华伟端起侍者奉上的岭南特有的苦丁茶,轻呷一口,微涩回甘的滋味在舌尖蔓延。他放下茶盏,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侍立在宋缺身后、神色间犹带震撼与思索的宋师道,语气平淡地开口,如同闲聊家常:

“说起来,数月前本座途径扬州,偶遇高丽弈剑大师傅采林座下弟子傅君婥,以及她所庇护的两个小混混,寇仲、徐子陵。当时他们正被宇文阀的宇文无敌追杀,本座顺手解了围。”

此言一出,宋师道身体明显一僵,温润如玉的脸上瞬间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关切与……黯然。寇仲、徐子陵这两个名字,显然触动了他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宋缺神色不动,只是微微颔首,示意自己已知晓此事后续。

宋智则接口道:“确有此事。师道在巴蜀办事时,恰巧遇到傅姑娘一行。傅姑娘接到师门紧急传讯,需即刻返回高丽,便将寇、徐二人托付给了师道照料。师道便将他们带回了山城。”

易华伟微微颔首,目光再次落在宋师道身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探究:“哦?那不知这两位小友,如今在山城过得如何?易某观他们根骨奇特,虽无根基,却似有莫大机缘在身。”

他的语气很随意,对这两个“主角”的命运并不十分挂心,只是基于当初那点微末的因果,略加留意。

宋师道闻言,脸上却浮现出明显的愧色和尴尬。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易华伟和宋缺深深一揖,声音带着自责:

“启禀盟主,父亲……此事是师道失察,管理无方!寇仲与徐子陵……他们二人,已于半月前,私自离开了山城,不知所踪!师道派人多方寻找,至今杳无音信!”

“嗯?”

宋缺的眉头瞬间蹙起,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自然散发出来。他不关心两个小混混的死活,既然易华伟问起,自然要表示一下,目光扫过宋师道:

“怎么回事?说清楚!”

宋师道连忙解释:“父亲息怒!盟主容禀!那寇仲与徐子陵初到山城时,倒也安分。师道念及傅姑娘所托,安排他们住在客院,衣食无忧,也曾派人教导些基础的拳脚功夫,想着日后安排他们在府中或商队谋个差事。然而……”

他苦笑了一下:“这二人心思活络,野性难驯。寇仲尤其跳脱,言语间常流露出不甘人下、向往外面广阔天地之意。徐子陵虽稍显沉静,但也非安于现状之人。师道忙于族中事务,未能时时看顾。半月前,负责照料他们的管事发现二人房内留下一封书信,言称不愿寄人篱下,向往江湖自在,决定自行离去闯荡,感谢收留之恩云云……随后便如泥牛入海,再无线索。师道已严令封锁消息,并派出人手在岭南及周边秘密搜寻,但至今……一无所获。”

易华伟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淡淡道:“少年心性,向往自由,亦是常情。强留无益,反生怨怼。走了便走了吧。”

他的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宋师道和宋智都暗自松了口气,看来盟主并未因此事怪罪宋阀。

“不过,”

易华伟放下茶杯,微微一笑:“潜龙在渊,或跃于渊。此二人命格奇特,气运纠缠,此番离去,是福是祸,是生是死,尚未可知。宋少主倒也不必过于自责,缘分如此,强求不得。”

他这番话说得玄之又玄,宋缺、宋智等人只当是世外高人的感慨,并未深思。

宋师道心中却因那句“潜龙在渊”而微微一动,想起寇仲那充满野心的眼神和徐子陵偶尔流露出的不凡气质,但随即又被自责压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