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三金 作品

第2018章 声音不高,却透着决心(第2页)

这只是一部分,菜的精髓在“春芽”。他跑了三趟市场,最终选定了三种芽菜:豆苗、豌豆尖和嫩竹笋。它们的清香和微苦,恰好能压住牛腩的肥腻。可这三者如何入菜,时间点如何掌握,又成了技术活。

第一次尝试,他在牛腩炖好后下入全部芽菜,一起焖制十分钟。结果菜端上来后颜色发暗,味道混杂,完全没有他预想中的清新脱俗。

第二次,他改为将芽菜单独焯水后再拌入,颜色好看了,但味道却无法融合,像是牛腩和芽菜各说各话。

何雨柱皱了眉,这不像他。他站在炉前半晌没动,心里却翻江倒海。

他想到母亲年轻时做的腌笃鲜,那是一道讲究“火候接力”的菜,咸肉与春笋各自熟透,却又能在锅中彼此牵引味道。他豁然开朗。第三次试验,他先将焯过水的芽菜在热油中快炒,再将煨好的牛腩连汁带肉倒入锅中猛火翻炒两分钟,最后起锅。

一道“春芽焖牛腩”真正成型。

他夹一筷入口,瞬间便知道:成了。

牛腩的软糯与春芽的脆嫩交织,汤汁裹满每一丝芽菜的叶脉,嚼在嘴里,竟有种初春破冰的感觉。味道不是重口的辣,也不是浓厚的甜,而是一种悠然的复合香,像是午后微风,令人难以忘怀。

他却并未马上上报这道菜,而是继续沉淀。他要更好,要让这道菜能立得住,传得开。于是他开始请四合院的老邻居们试吃。

他先请了院里最刁嘴的王老头,号称“吃遍南北菜”的退休老文工。老头吃了一口,眉头先皱,继而舒展开来,咂咂嘴:“有点门道。”又要了半碗米饭,把剩下的菜一股脑拌进去,扒拉个精光。

第二天,是院里嘴最叼的小孩豆豆,他平时最不爱吃绿叶菜。何雨柱一碗饭、一碟菜递过去,小孩皱着脸吃了一口,刚想吐却又咽了下去,嘴里嘟囔着:“有点像糖醋排骨……”说完又夹了一大筷。

他心中越发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