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小鹌鹑 作品

第1447章 起兵勤王(第2页)

然而郑译内心已经开始暗恨宇文赟了。

再加上他和杨坚自幼同窗,关系十分亲密。

因此他倒向杨坚倒也不是什么太让人意外的事情了。”

宇文邕紧了紧拳头没有说话,只是眼中似乎要冒出火来。

“再说我为什么说杨坚没有率军南下对他来说是一件幸事的原因。

因为宇文赟常年沉湎于酒色,身体早就每况愈下了。

就在杨坚养伤的这段时间里,他的病情突然恶化、卧床不起很快就去世了。

在弥留之际他都说了什么,后人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清楚的是刘昉和郑译二人矫诏,对外宣布杨坚担任大丞相辅佐朝政。

杨坚自此成为了名义上的一人之下,实际上的所有人之上。”

秦始皇听到这里似乎是想起了李斯和赵高矫诏的事情,脸色也开始沉了下来。

甚至连带着对杨坚的印象也发生了转变。

“名义上的皇帝宇文衍年方七岁,根本就没有独立执政的能力。

杨坚担任大丞相的期间一直都在扭转宇文赟在位时的苛政。

他带头躬身节俭,让原本已经濒临崩溃的民心逐渐恢复。

甚至可以说的上是天下人无不归心。”

宇文邕看着杨坚冷笑道:“好一个邀买人心之举啊。”

任小天摇摇头说道:“不过当时北周朝中也不是所有人都买杨坚的账。

相州总管尉迟迥十分不满杨坚专擅朝政。

于是他愤而在邺城起兵,北联突厥、南结陈朝。

在他的挑头之下,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邵国公宇文胄先后起兵响应。

一时间各地叛乱四起,规模也达到了十余万之众。”

宇文邕拍桌叫道:“蜀国公(尉迟迥)真乃忠臣也!”

尉迟迥究竟是不是没有私心的忠臣,任小天也的确是说不好。

所以他也没有接宇文邕这句话。

随即他继续说道:“面对来势汹汹的尉迟迥,杨坚倒是也没有慌乱。

在他看来突厥和南陈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