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子不教父之过(第2页)
山下。
太子听说韩信要拖延两个时辰才肯投降,不禁眉头紧皱,这韩信在玩什么把戏?
萧桓很聪明,立刻就识破了韩信的用意:“殿下,这是皇帝他们在拖延时间,一个并不高明的伎俩。”
太子抬头看了一眼头顶的天空,天都已经黑了,父皇他们被困在山上,又能如何呢?
“孤看宽限它们两个时辰也无妨。”太子说道。
萧桓、宋忠、齐杰听了这话以后都傻了。
我的太子爷,咱们可是在造反,造反!
你居然还有心思停战两个时辰?
你他妈疯了呀!
三人苦劝太子。
太子这才松口,说:“那就按三位的意思办吧。”
三个人大喜。
山上。
郭瑗之听太子说要他们立刻投降,顿时心如死灰。
看来她拖延时间的计划已经被太子识破了。
韩信看郭瑗之这样子,本来想劝说几句,话到嘴边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不能…不能落到太子他们手里。”郭瑗之挣扎了好久才鼓足勇气说出这么一句话。
李斯点了点头。
她确实不能落到太子手里。
太子手下的人没准会把她剁成臊子,与其被剁成臊子,还不如自己主动了结,还能落个全尸。
她看向韩信,向他伸出手,说:
“将军,借你佩剑一用。”
韩信没有犹豫,把自己的佩剑恭敬的递给郭瑗之。
接过剑的时候,郭瑗之身体抑制不住的发抖。
原来死亡是这样让人恐惧!
她一辈子玩弄权术,却不想落得个这般下场。
郭瑗之把剑横在脖子上,比划了半天也下不了手。
她把剑递给韩信:“将军,你帮我一把吧。”
“好!”韩信毫无感情的应了一声。
反正她也是必死的,死在谁手上都一样。
韩信举着剑,准备砍下去。
郭瑗之闭上了眼睛。
等了半天剑也没劈下来。
郭瑗之睁开眼睛,问:“怎么还不动手?”
韩信怔怔的看着山下。
郭瑗之也顺着他的目光看下去,山下已经是一片大乱!
“这是…怎么回事?”
郭瑗之的脑袋有些发懵。
山下怎么会乱了?还有喊杀声?
李斯反应很快:“我想,大概是援兵来了。”
郭瑗之闻言,惊喜万分。
她比任何人都高兴,援兵到了就意味着她不用死了。
山下。
萧桓等人正指挥部队奋力抵抗,奈何对面的都是骑兵机动力极强,步兵实在占不到便宜,很快就被杀的出现溃败之势。
太子被一众亲卫簇拥着向后撤退,他看着左右,说:
“我不明白,这些部队是哪里来的?”(奉化口音)
宋忠用手上的刀不断格挡着空中飞来的羽箭,战场上很嘈杂,以至于他不得不扯着嗓子说,“殿下,这些人全都穿着墨色披风,估计是羽林卫。”
太子大惊:“羽林卫?章邯?章邯这么快就来了?”
巩邑距离洛阳一百余里,羽林卫居然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来了!
这其实并不奇怪,骑兵的机动力本来就强,一天奔走百余里并不是什么难事。
萧桓、宋忠等人保护着太子且战且退。
“殿下,我们还是先退回洛阳再说!”
野外骑兵的优势太大,只有依托城池才有优势。
“也只好如此了!”
太子无奈的说道。
他们退回城里,实际上是困兽犹斗,田秀一旦脱困,皇帝的威严,足以把他们碾得粉碎。
太子被萧桓他们保护着撤回城里。
一匹白马上,章邯正指挥着部队绞杀叛军。
他们打着平叛的旗号,宋忠麾下那些禁军许多人都是受了欺骗,听到章邯是代表皇帝来平叛的,禁军大部分都选择了投降。
跟随太子撤回城里的,大部分都是最开始跟着他围攻未央宫的那些死士。
太子他们撤走了以后,郭瑗之他们也从山上撤下来。
章邯从马上下来行礼:“见过贵妃殿下。”
郭瑗之伸出手示意他起来,然后眼睛一直在人群里寻找,她想知道皇帝在哪?
可找了一圈,也没看到皇帝的影子。
“陛下呢?”
章邯说道:“陛下统领大部队在后方,末将率领先头部队,先来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