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790章 皇帝之死

姚贾、李进、萧何朝中的几位实权大佬很快就来到未央宫了。

李斯已经等候在这里,襄阳王也在。

屏风还有一个倩影,看身形是个女人,但是谁就不知道了。

姚贾等人上前行礼。

“平身。”

田秀虚弱的说道。

众臣起来后。

田秀吃力的把头看向李斯,李斯又看向王奉,王奉赶紧从后面取了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张纸制的诏书。

李斯把诏书展开,朗声读道:

“大唐皇帝陛下诏,朕以眇眇之身,君临天下,赖宗庙之灵,社稷之佑,四海承平,兆民乐业。今春秋已高,倦于万机,然国本未立,心忧如焚。朕观诸皇子,或仁孝温恭,或英武果敢,皆有可造之材。然太子者,国之根本,天下之望,不可不慎选而册立之。

皇六子田彻,生而神灵,天姿英纵,仁孝性成,智勇兼备。自封王以来,勤勉政务,使襄阳大治,百姓皆称赞其贤。朕每观其举止,察其言行,皆合于礼,深慰朕心。且其宅心仁厚,礼贤下士,天下归心,实乃社稷之福,苍生之幸。

今朕特告于天地宗庙,册立襄阳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承大统。朕望尔能以尧舜为法,以文武为则,修德进学,亲贤远佞,仁民爱物,抚国安邦。朕将以天下之重,付托于尔,尔其敬承朕命,永保无疆之休。

今朕特告于天地宗庙,册立襄阳王田彻皇太子,正位东宫,以承大统。朕望尔能以尧舜为法,以文武为则,修德进学,亲贤远佞,仁民爱物,抚国安邦。朕将以天下之重,付托于尔,尔其敬承朕命,永保无疆之休。”

诏谕宣读完毕,襄阳王田彻跪下接诏。

屏风后的郭瑗之见尘埃落定,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放下。

如今彻儿已经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只等皇帝驾崩,她就是大唐帝国的皇太后!

彻儿年幼,这大唐的江山还是要交到她的手里!

田彻接下诏书后,李斯带着其他几人向新太子行礼。

礼毕,病榻上的田秀又给了王奉一个眼神。

王奉又从后面取出一个盒子,里面同样有一份已经拟定好的诏谕。

清了清嗓子,王奉朗声宣读:

“朕承天眷,君临天下,数十载间,兢兢业业务求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奈何天命无常,朕今疾入膏肓,恐不久于人世。

朕观天下,嗣君尚幼,社稷需托于忠贤之士。今特诏命丞相李斯为辅政大臣,总揽军国重务。李斯本朝重臣,才德兼备,朕素知其忠肝义胆,定能辅佐幼主,保我大唐江山社稷。

朕去之后,丧礼从简进行,百姓只需服丧一日,官员戴孝三天,天下臣民,各安其业,勿因朕之崩逝而废家国之事。”

这封诏谕就等同于宣布了李斯的身份,从今以后,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大臣!

李斯想到了皇帝会向他托孤,却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如此看重他。

回想起君臣相处的这几十年,李斯仿佛间看到了两人第一次相识的样子。

李斯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陛下!!!”

“卿平身!”

田秀伸出一只枯槁的手示意李斯起身。

李斯擦了他眼里的眼泪站起身。

田秀对他说:“通古,朕去后,这朝政就委托给你了,朕希望你能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辅佐太子。”

李斯哽咽道:“臣定当忠心辅佐幼主!”

田秀欣慰的点点头,又看向姚贾几人,说:

“汝等都是朝廷的重臣,今后你们要和丞相同心协力,好生辅佐太子。”

众臣皆哭着应命。

“瑗之!”田秀吃的叫了一声,郭瑗之哭着从屏风后面出来,扑通一声跪倒在皇帝的病榻前。

看着她那张祸国殃民的脸颊,田秀脸上闪过一丝狠毒,他对众人说:

“卿等且先出去,朕和贵妃,有话要说。”

等李斯、姚贾、李进等人都出去了以后,寝宫里就只剩下田秀和郭瑗之。

田秀这才说道:

“瑗之啊!朕直到最后一刻才让彻儿做太子,你心里会不会埋怨朕?”

郭瑗之立即惶恐,跪在地上说道:

“陛下这话就严重了,您能让彻儿做太子是他的福分,妾哪敢埋怨您?”

“您安心养病,彻儿还小,还需要陛下的教导才能成长。”

田秀惨淡一笑,猛烈的咳嗽了一声说:“朕这病,怕是好不了了。”

郭瑗之听了以后就想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