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凯旋(第2页)
另一点,娇姬是智罃的同胞妹妹,智罃是楼令的大舅哥,楼令给予深陷危机的大舅哥智罃寻找出路,一样属于合情合理。
所有的不合理上面有提到,贵族参与或干涉到某个家族的内部事务,甭管是不是有亲戚关系,一概能够视为进行宣战。
若是楼令真的给了智罃那样的建议,说什么都不能让中行吴忍耐,一切只因为选择忍耐,会让中行吴的道义慢慢消失,日后再清算智罃或与楼氏开战,不存在道义无法让周边的人团结,对其他家族求援也很容易被漠视。
这一次真是楼令干涉荀氏的内部事务,即便是楼氏主母来自智氏也不行,干涉荀氏内部事务就是真的进行了干涉。其他家族不想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家,他们哪怕不站在荀氏这一边参战,也要站出来指责楼氏,起码指责娇姬在乱搞。
到时候超大概率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舆论对楼氏不利,要么楼令收手,不然就是娇姬站出来帮楼氏解释。只要其中一件事情发生,中行吴阻止楼氏插手的目标就达到了。
要是楼令很干脆的承认,直接告诉中行吴说“没错,我就是给了智罃那样的建议”之后,事情要怎么发展?
很简单啊,作为荀氏之主的中行吴,他会立刻清算智氏,一旦楼氏参战也是接着。
因为中行吴不这样,智氏可以背叛荀氏,其他的小宗也可以,世人再也看不起荀氏,作为一个家族四分五裂或消亡也会是注定了的事情。
是可忍,孰不可忍,讲得就是这样的情况。
楼令与中行吴长久对视下来,气氛显得无比的压抑。
最后是楼令叹息了一声,说道:“这件事情与我无关。”
这一句话讲出来,等于是楼令在进行表态,智氏要不要或能不能迁徙是荀氏自家的事情,楼氏不会进行干涉。多少也算楼令在说不会管智罃的死活了。
原先中行吴一直紧绷着,呼吸都只敢小小的吸气和吐气。
在这一场精神意志较量中,自认为获得了胜利的中行吴,他在得到答案后像是绷不住了那般,整个人先是放松,再大口地吸了一口气。
中行吴刚才无比紧张,乃至于可以说是非常害怕。到现在他都还很紧张和害怕,故意做出后面的那些姿态。
“事关家族存亡,姑祖父……,能够理解的吧?”中行吴小心翼翼地问道。
楼令从中行吴的眼眸里面看到了害怕,不管是真是假,仅仅中行吴有勇气过来摊牌,内心里不预先选择立场,必须对中行吴这个人表示赞赏。
作为一家之主就是不能缺少勇气。
家族越大就越不能缺了孤注一掷的魄力。
拿中行吴面临的情况来说,他真要是在有人干涉家族内部事务的时候,搞得什么事情都不敢做,荀氏亡在他手里的可能性会无限大。
楼令多少是有些冷淡地问道:“没有别的事情了吧?”
中行吴对楼令的冷淡能够理解,没有人喜欢被逼着说话,尤其是晚辈或地位不如的人来强迫必须给个答案。
“今天的冒犯,侄请罪。”中行吴站在起来说完,弯腰九十度了几秒,随后恢复正常站姿,再次行了一礼才迈步离去。
楼令等中行吴离得远了,给“呵”了一声,脸上表情略微诡异。
等大河北岸的晋军全数过河,大军再一次开拔赶路。
他们进入晋地之后,途经有人的地方就会引来欢呼。
当地的贵族,无论是贫穷或富有,再是稍微表达意思都会奉上礼物祝贺,在一块跟得胜之师狂欢。
为什么要提着脑袋征战?班师状态的南征军,很多人好像比以前更加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他们在十六天之后,靠近到“新田”十里范围,大军就地进行了扎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南征军可是攻克了楚国都城,并且还俘虏了包括楚国夫人、储君以及众多的楚国贵族,干成了历代先辈想完成而无法完成的事业。 取得那种成就的得胜之师,怎么可以平平淡淡去到“新田”城外,又在没有任何表扬的情况下解散呢!
为了加深郑地众人对新身份的归属感,楼令特地让一同南下的郑地武装北上。
往常?郑地的各家族武装,他们靠近自家封地就可以回去,真没有到“新田”参加过凯旋仪式。
“君上命人打造了一个大大的‘棘门’,能够允许三十人并排走过。道路两旁布置了缠着红带的荆棘林,荆棘甚至有花。”郤至的兴致当然会很高。
无论是史书上或当前的人,一概都会认可楚国都城是在楼令统军出征的状态下攻克。
那么就是,当前天下人或日后看到史书记载的人,一概会给予楼令更高的评价,认可楼令在这一战是一位绝对关键的人物。
哪怕领导什么事情都没有干,乃至于就是一个拖后腿的货色,只要是事情成了,头功都会给领导?其实……,任何时代都会是这样。简单因为领导就是领导。
这样一来,真正出了大力气的人,他们是不是能够得到应有的奖励,无疑会变得异常关键。
史书会明确记载是在郤至亲自指挥下,晋军攻克了楚国的都城。
晋君周也会给予郤至应该得到的赏赐。
郤至对于攻楚之战是在楼令的领导下,不会存在任何的质疑,事实上也是那样。
其他在攻克楚国都城一战立下功劳的人,他们在那一战的记功份量,其实会比其它战役更加重。
同样是参战,参加的是不是关键战役,怎么可能会没有区别呢?
得胜归来的大军在“新田”十里之外驻扎,隔天等来了晋君周亲自率领百官与在“新田”的贵族出迎。
“中军将有大功于社稷,诸位亦是功劳极厚,寡人感谢!”晋君周见到人,当众展现出该有的态度。
特别点出中军将,不单单因为楼令是南征军的主帅,跟中军将在晋国的权势肯定也有关系。
当然了,晋君周很乐意加强楼令的权威。
毕竟,从种种事情来看,晋君周真的发现自己的这个老丈人一直在为自己考虑。
晋国内部的形势就没有简单过,君权与卿权一直在斗争,卿大夫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君权处在弱势,能不让晋君周主要争取某位卿大夫的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