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战火纷飞(第2页)
士匄与中行吴解决了卫国率军继续东进,开刀的第一个对象不出意外是鲁国。
在姬泄心禅让给姬周的消息传到鲁国的时候,鲁国君臣立马就宣布姬周是乱臣贼子,禅让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并且姬泄心遭到了杀害。
本来就要对鲁国实施攻打的晋军,无论鲁国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嘴贱,反正都会实施攻打,只是鲁国君臣嘴贱会打得更凶。
率军抵达鲁国边境的士匄下令扎营休整,而中行吴则是率军绕道去了莒国。
当时的情况是,齐国与莒国已经打了一年多,在晋室取代了周王室之后,莒国马上宣布效忠新天子,倒是齐国暂时没有表态。
晋王室接受了莒国的效忠,抵达“临淄”的天使要求齐国君臣尽快表态,没有得到齐国君臣的回复。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齐国在等着燕军南下,同时与宋国、楚国、吴国、越国、代国、巴国等国家没少私下接触。
在过往,齐国君臣之所以屈服晋国,完全是一种迫不得已,有实力那是一点委屈都不想忍受,一直想着重新夺回中原霸权,进而再成为天下霸主。
晋室取代周王室算突然……,也不是那么突然。
说不突然,主要是晋国想干什么事情,谁都有眼睛能够看到。
至于觉得突然,则是这一次晋国的行动,哪怕列国君臣认为是迟早的事情,一样感到很是突兀。
人在“洛邑”的楼令,三个月内一再接到各处前线的汇报。
郑国光速认怂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卫国无法实施抵抗则是交出君权之后,本来就是已经注定了的。
对于怎么对待宋国,当初宋国毫不迟疑跟晋国翻脸转而结盟楚国,记仇的晋人不可能放松。
哪怕宋国一直忠心于晋国,中间没有蛇鼠两端的操作,楼令一样不会允许一个强大的宋国存在,最好的待遇就是进行削弱,不使之亡国。
鲁国本来就没有抵抗晋国的实力,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疆域,他们又小小扩张了一波,同样扛不住晋军的兵锋,存在意外就是齐国能不能下定决心立刻与晋国交战。
中行吴率军去莒国就是楼令制定针对齐国的一部分,等士匄灭掉了鲁国,晋军可以从西面和南面向“临淄”晋军,再有莒军配合拖住一部分齐军,以齐国当前的实力顶多极力挣扎。要说有什么变量,暂时不知道南下的燕军战斗力怎么样,再来则是吴国会不会马上背叛晋国。
一系列的消息每天都在传至“洛邑”送到楼令手上。
实际成为摄政王的楼令居中进行总控,只是他放权给了各条前线的主将,只会进行战略上的调动,不会玩什么战术上微操。
互相之间的联系需要半个月以上,等于所了解的事情起码是半个月之前,玩什么微操啊。
其实别说半个月之久,真打起来完全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人不在现场少搞一些有的没的。
这一次,晋国各个家族掏出一共三十万的兵力,光是几个卿位家族出动的兵力就达到十二万。
分别是楼氏三万,郤氏四万,荀氏和范氏各两万,邯郸氏一万。
其中,邯郸氏可能已经掏光家底,其他卿位家族又有各自不同的情况。
比如说,范氏远不止可以拿出两万的兵力,可是他们有相当的兵力陷在鲜虞战场;楼氏一样可以拿出更多的兵力,奈何与义渠的真正正在收尾阶段。
另外,郤氏动员五六万会比较轻松,他们只是拿出四万的兵力。
荀氏?他们倒是没有太多私军被牵制在哪个战场,拼家底可以征召出至少四万大军,第一批愿意拿出来的兵力只有两万。
尽管各个卿位家族没有竭尽全力,合起来一共十二万大军并不算少了。
晋国的家族很多,只是卿位家族太过于光芒万丈,仿佛有太阳就见不到星光那般,他们平时的存在感太弱。
这一次,一众卿大夫合力对公族和中小家族进行压榨,掏出了十八万的大军。
那十八万大军之中,光是公族的部队就超过十万。
所以是什么情况?真不是晋国的公族征召不出私军,他们富有且兵源众多,有那样的资源却不能用好而已。
又是一个月后,好消息或坏消息让楼令收到更多。
要说坏消息,齐国、燕国、吴国、鲁国等姬姓列国指责晋周叛祖忘宗,一致宣布与晋国进入战争状态,肯定是算一个。
然后,不愿意接受新天子继位就大肆动用刀兵的其他国家,他们跟以齐国、宋国为首的国家组成讨逆联盟也是一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