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姚广孝,大才(第2页)

哪怕后世对姚广孝也是毁誉参半,可朱标也不得不重视姚广孝的才谋。

例如永乐皇帝靖难起兵之时。

天降异象,风雨交加,纵起飓风,吹断旗杆。

在这个讲究出师有名,讲究天象示警的时代。

如此异象,无疑会让靖难大军,军心动乱,甚至是不战自溃。

可当时姚广孝竟传告三军。

言说此异象乃飞龙在天,从以风雨,大祥之兆。

铁铉驻守的济南城久攻不下。

永乐皇帝甚至有退守北平的念头。

可姚广孝竟提出了一个提议,一个从未有谋臣提出过的建议。

绕过去!

随即靖难大军绕过山东(济南),飞骑突击,直插敌后。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里应外合,攻克金陵。

自此,千百年来,第一个藩王起兵成功,夺得皇位的例子,便赫然出现在史册之上。

此番种种,用谋臣一词形容姚广孝未免有些单薄。

朱标更喜欢用阴谋家称呼这位旷古奇才。

至于后来,永乐皇帝登基。

姚广孝拒绝封赏,拒绝金银,送回美女。

甚至拒绝皇帝让其还俗的提议。

白天上朝,晚上回寺诵经。

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与周德兴、朱亮祖这些功成之后,欲壑难平的武将相比。

姚广孝的心性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也是因此。

朱标不介意用些手段,让姚广孝死心塌地。

毕竟在朱标看来,姚广孝之才,值得他如此大费周章。

见朱标也对姚广孝评价极高。

马皇后不免犹豫了几分。

“刘伯温,似乎也对道衍和尚赞誉有加.....”

“不只刘伯温。”

朱标连忙补充道:“先前宋濂教导儿臣读书时,就曾提到过这道衍和尚。”

“说此人乃是全才,出身医学世家,精通儒释道三学,甚至还擅长推演、阴阳等手段。”

“所以,娘。”

“不是儿子擅弄人心,是姚广孝的确太特殊了些。”

被朱标这么一说,马皇后这才放心了不少。